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 (4 / 5)

“今年的任務還是堅決貫徹落實攤丁入畝為主。”

趙駿環顧四周,沉聲說道:“要想工業革命,不是有了橡膠和蒸汽機就能完成。西方透過殖民剝削,搞了多少年才讓整個歐洲進行工業化。大宋要想富強,短時間內走完這條西方有了幾百年做完的路,內外手段都不可少。”

王曾好奇道:“漢龍,我們到現在其實還對於工業革命一直沒什麼概念,你能講講,到底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那一步嗎?”

“很簡單!”

趙駿豎起一根手指頭:“要想完成工業革命,技術和原材料是其次的,最關鍵的因素只有一個。”

“什麼?”

“錢!”

“錢?”

“不錯!”

趙駿點點頭:“工業革命其實就是一個大規模撒錢的革命,建鋼鐵廠要錢,建工廠要錢,建船隻、火車要錢,什麼都要錢,那麼,錢從哪裡來呢?”

眾人都看著他。

趙駿雙手一攤道:“自古以來,完成工業革命的路子就只有兩條。一條是對外殖民擴張,滿世界搶劫,比如帶嚶。第二條就是瘋狂內卷,壓榨內部,如毛熊老大哥,以及小日子腳盆雞,當時蘇聯和日本完成的工業化,就是蘇聯與日本農民的血淚史。”

“那麼,大宋在有技術和原材料支撐的情況下,能夠完成工業化改革嗎?”

他提出了一個問題。

“能嗎?”

趙禎等人都是緊張地看向他。

趙駿咧嘴一笑道:“能。”

說著他走到趙禎的書桌邊,用毛筆在紙上開始計算道:“得益於現在生產力再次暴漲,慶曆二年我們的農業稅才1500多萬貫,到去年在稅率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漲到了2400萬貫,這說明百姓耕作的地更多了,生產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那麼以正常10%波動稅率來計算,我們大宋的農業生產總值為2.4億貫,從購買力來算,這個總值應該是前幾年的三倍左右。因為前幾年糧價是目前的三倍,現在的糧食總產量也比前幾年多了不少。”

“再算算商稅,以目前商稅約35%來算,去年商稅總值為5800萬貫,取中間值4%來算,那麼非農業GDP的總值達到了23.2億貫,國內總生產總值就達到了25.6億貫。”

“這還只是國內,去年對外貿易的稅收有3100萬貫。其中出口稅達2300萬貫,進口關稅為800萬貫。我們調低了出口稅,只有5%,那麼我們出口的總值為1.15億貫。進口關稅還是10%,進口總值就是8000萬貫。”

“也就是我們每年的貿易順差達到了3150萬貫,出口以瓷器、茶葉、絲綢、手工製造品為主。進口以銅礦、香料、牲畜、皮毛等原材料為主。進出口的總值為3.1億貫。”

“粗略估計,國內的生產總值就達到了30億貫左右。目前米價持續下跌,一貫基本上能買4石大米。按照購買力計算,1貫就相當於後世我們700元了。這也就意味著大宋目前的生產總值,相當於2.1萬億元,而我穿越前,中國GDP是126萬億。”

“以2.1萬億元的生產總值能不能完成工業革命呢?”

趙駿把手中的毛筆又放回了筆架上,隨後看向眾人,笑著說道:“我給出的答案是能,因為眼下大宋的GDP,基本上已經超過了一戰前西方很多列強的GDP。雖然GDP不能代表什麼,因為清朝的GDP即便沒有工業化,也比西方列強強太多,但這說明我們有足夠的錢來進行第一次工業化改革了。”

這些話說完之後,全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范仲淹感嘆道:“不容易啊。”

“是啊,這些年來殫精竭慮,就是為了這一刻。”

“總算是能看到希望了。”

“有一天,老夫能看到火車和輪船了嗎?不用再在電影上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