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晌午時分,宋軍的民夫從斜坡上開闢了一條大道進山,不斷有樹木被砍伐,雜草被清理。
大自然雄闊偉岸,但人力也並非毫無用處,至少上萬民夫聚集起來的力量同樣不算渺小。
有民夫砍下樹木,將木材推倒滾下山去。
有民夫將砍掉的雜草鋪在地上,往山上鋪成一條道路。
還有民夫挖著夯土,將陡峭幾乎沒有路的山中硬生生填出一條斜坡來。
大家在將領的指揮下,各司其職,效率驚人的快。
不過也正常。
畢竟只是開一條能容納炮兵上去的道路,又不是開闢一條高速公路,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僅僅半天的功夫,他們就搞出了一條約七八十丈長,寬一丈左右的泥土路來,推車不一定上得去,但民夫可以扛著炮管上去。
大抵下午時分,這條預計二百丈長,也就是六百多米的陡坡路就能修好,滿足炮兵上山安裝大炮的需求。
很快到了申時,道路逐漸暢通,狄青一聲令下,炮組成員紛紛帶著小鋼炮開始上山。
但也就在此時,異變突生。
遠處山林當中,群鳥驚飛,林葉婆娑作響。
緊接著刺耳的哨聲響徹天地。
“將軍,敵襲!”
一個少數民族首領向狄青驚慌喊道。
“無妨。”
狄青默然地看著那邊。
跟他預料的一樣,敵人選擇從樹木濃密的山嶺裡發動襲擊。
但對方顯然不知道的是,其實如果只是修一條普通的上山道路,根本就用不了上萬人。
那他為什麼還要派那麼多人去呢?
因為他們的作用是把上山的道路西側百米內的草木全部清空。
用斧頭砍,用刀割,務必要讓這段不過五六百米長的斜坡西側的百米留出一個視野相對開闊的區域出來。
此刻山上,約數千名火器軍護衛著炮車開始向山上前行,附近林中各種各樣的聲音不斷。
有慘叫聲、有哨聲、有號角聲。
片刻功夫就有不少被派出去潛伏于山林的宋軍斥候跑出來,邊跑還邊喊道:“快走,敵人來了。”
然而火器軍充耳不聞,張玉目光淡然地看著他們,只是喊道:“傳令,讓他們往山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