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一百九十九章 故里無故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九章 故里無故人 (3 / 5)

聽到他的話,趙駿搖頭說道:“王知州是一個為民著想的人,我記得你在宜興、廬陵、韶州等地任職,多有政績,去年上任潭州,上任沒多久就破獲了一起幾任知州都束手無策的陳年舊案,這說明你的能力出色。不過這洞庭湖水患卻是與地勢有關,人力已經很難再幹涉,知州盡力了,無需自責。”

“哦?”

王罕詫異道:“這是為何?”

“洞庭湖浩瀚,雖然宜興那邊是臨著太湖,可洞庭湖卻直接和長江相連,與東海相距甚遠。宜興那邊若是遇到洪澇暴雨,透過諸多水系,還能夠往東海引水。”

趙駿解釋道:“而洞庭湖流域一旦出現暴雨,水位上漲,長江洩洪能力有限,湘水又是由南往北流,導致洞庭湖溢位的水與湘江水流相沖,無地洩洪之下,自然只能讓洞庭湖南岸的周邊百姓遭殃。”

得到趙駿的寬慰,王罕感激道:“原來如此,多謝知院為下官解惑,若是這樣的話,那恐怕水患再也無法根除了。”

“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雖然不能根除,但可以緩解。”

趙駿提出建議道:“可以在湖邊多種植樹木,多挖水渠、水塘、水庫。一旦出現洪水,樹木會幫忙分流抵擋,若是水渠、水塘、水庫足夠多的話,也能減少對百姓的災害。”

要知道即便是在九八年,那樣生產力算是相當先進的時代,長江中下游水災,都能一次性把離洞庭湖老遠的長沙淹到一兩米高,更別說益陽臨湘等地。

所以長江中游的水災其實是真沒辦法,下游那邊還能找東海幫忙洩洪,中游地區一旦長江的水都溢位來,水沒地方去,那自然只能往岸上跑,百姓生活的地方全都變成一片澤國。

不過九八年那屬於特殊情況,水患比往年嚴重十倍不止。正常情況下,普通水災,多圍湖造樹,多挖點水渠、水塘、水庫洩洪,還是勉強能夠抵擋。

“多謝知院。”

王罕得到了有效辦法,十分感激。

轉運使王遙驚奇道:“沒想到知院竟對荊南如此瞭解,下官也是久在荊南,才知道洞庭湖水患有多嚴重,卻是不知道為何如此嚴重的緣故。知院一清二楚,莫非知院以前來過荊南?”

眾人都好奇看向趙駿,趙駿的資料其實也都傳出去了,汴梁人,父母早亡,就一個獨自,說是有天縱之才,所以官家特意提拔,讓他位居宰輔。

雖然不能堵天下悠悠之口,但至少這是明面上的資料,所以大家對趙駿為什麼如此瞭解荊南十分好奇。

“額”

趙駿一時尬住,總不能告訴他們上一世自己就是湖南人吧。

但好在他腦子轉得快,便說道:“卻是年輕時候來過南方一次,恰好遇到了水患,見識過之後,便也瞭解了其中緣由。”

這個理由顯然有些牽強,畢竟趙駿現在就很年輕,再年輕時候,幾年前,那他豈不是隻有十多歲?

不過大家沒膽子追問到底,王遙笑道:“難怪都說知院乃是萬中無一的奇才,比之諸葛再世。僅僅只是來過一次,便了解其中緣由,下官等人,萬不能比啊。”

“呵呵。”

趙駿笑了笑沒說話。

那是。

要自己跟他們一樣,這知院位子還怎麼做?

自然是與眾不同,才能步步高昇嘛。

有了王罕開頭,宴會氣氛就更輕鬆不少,眾人紛紛開口,講了自己遇到的難處。

像王遙遇到的問題就是荊南偏遠,朝廷賦稅沉重,讓百姓負擔很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