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政制院開始完善新的官場制度體系。
經過商議,新制出來後,取消寄祿官的品級,與元豐改制一樣,將寄祿官就變成了類似於散官、勳官之類的榮譽官,不再像以前那樣代表官員幾品。
而差遣正式成為了本職官,如此一來,就能夠改變原來大宋混亂的官場制度,明確好上下責任,做到盡職盡責。
之後政制院正式開始放出風聲,準備即將釋出新的制度,而第一個改制的就是刑部。
六部在宋朝可謂是形同虛設,基本上只是用於做品級的寄祿官,如今刑部要變成司法部門,主管法律定製,那自然是重中之重。
最主要的是將來必須各個部門有自己的部門規定,光靠政制院給大宋將來幾十個部門做規章制度肯定不行,所以在全面改制之前,先把刑部改掉,再由刑部主持各部門規章。
但如今的刑部尚書是夏竦,把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他趙駿可不放心,因為規章制度是以後明確各部門職責的重要依據,若是這廝從中使壞,留下漏洞怎麼辦?
所以這個任務還得交給信得過的人。
十一月四日,清早時分,朝議結束之後,趙駿就在政制院召見了李迪。
李迪年紀比呂夷簡還大七歲,老頭精神矍鑠,揹著雙手神清氣爽地走入了政制院,恰好在門口撞見呂夷簡,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各自冷哼一聲離開。
趙駿的辦公桌就在政制院正對著大門,跟樞密院、三司院不同,政制院跟原來政事堂一樣,需要宰相們一起處理公務,共同商議。
所以其它的院部門都是大家各自有辦公室,唯獨政制院是在大堂裡辦公,各自有個辦公桌,這樣公文送過來,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就不需要到處跑,直接招呼一聲在堂上開個小會都行。
李迪走到趙駿的辦公桌前,微微拱手說道:“見過知院。”
“李相來得正好。”
趙駿點點頭,掃了眼門口處,似乎隱約有個人影,便笑了笑道:“我們去裡面談。”
說著起身,帶李迪往內室去。
門口呂夷簡露出鬼鬼祟祟的半個腦袋,瞥了眼裡面。
旁邊晏殊正從三司那邊辦完公過來,瞧見他的模樣,納悶道:“呂相,你在門口做什麼。”
“咳咳。”
呂夷簡咳嗽了兩聲道:“老夫在想些事情。”
“哦。”
晏殊沒有想太多,以為呂夷簡老年痴呆,相公們多上了歲數,五六十歲的人,忘記事情很正常。
他步入屋內,諸多官吏各司其職,呂夷簡離開了。
晏殊走到王曾面前把今天三司戶部那邊的公文遞給對方,見對方嘴角上揚,好奇道:“王相,什麼事這麼高興?”
“那自然是呂相不高興,我就高興了。”
王曾樂道。
晏殊一頭霧水道:“到底何事?”
王曾說道:“漢龍打算讓李復古做刑部尚書,制定各部規章,這是個重任,做得好,將來入政制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你說呂相能高興嗎?”
“害”
晏殊嘆了句就沒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