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不知道你吃了早食沒有。汴梁的早食可是一絕,李四家、段家的北食,金家、周家的南食,張家、鄭家的油餅,萬家的饅頭,史家的瓠羹,丁家的素分茶。”
曹修走在最前面為他笑著介紹道:“還有曹婆婆肉餅,王道人蜜餞,鹿家包子,“胡餅店”賣的門油、菊花、寬焦、側厚、髓餅、新樣滿麻等都久負盛名,若是今日有空的話,我可以帶小郎去走走。”
“嗯。今日白天正好有空,先把東西放回去,在汴梁城裡轉一轉。”
趙駿邁步向前,一頭鑽入了這繁華盛景裡。
這一整個坊市便是右廂常慶坊,清泰街所在的位置就在南側,出了西華門,往南走大概三條街就是。
曹修如數家珍地為他介紹清泰街的美食,周圍好玩的地方以及哪些漂亮的風景。
官家出來之前給了他一千貫,看上去不多,但這筆錢如果正常人家用的話,夠用一輩子,基本上即便是去最繁華的瓦舍,在裡面消費個幾天幾夜都不成問題。
然而曹修的話卻已經讓趙駿聽不進去,他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靜靜地打量這座城市,好奇地目光注視著街道上的每一家店鋪,每一名行人,就像是一個普通的過客,並沒有對這裡的一切有太多的留戀。
一路走來,他看到很多販夫走卒,很多商業店鋪,很多達官貴人。有轎子、有馬車、有驢車、有牛車,一些捕快衙役在巡街,街道盡頭有望樓角樓,上面站著瞭望手觀察著城裡的事物。
走過這些街道,各種各樣的香味、臭味、喊聲、嘈雜交織在一起。南來北往的聲音匯聚,人海湧動,像是汴梁城無數條河流水渠上的船一般擁擠。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一棟宅院前,這棟院子並不是什麼豪華別院,只是一棟普通的民居,屋外是青磚圍牆,開門後就能看到一個院子,院子還算寬敞,可能有個三四百平,種了兩顆杏樹。
院落內居然還有人,在正堂的屋簷下或是雙手環抱靠牆而立,或是蹲在臺階上低頭看著院子夯土地面,或是乾脆躺在正堂地基磚臺上仰頭望天,總共得有五六個——他們無一例外,腰間都懸著一柄佩刀。
見到曹修帶著人進來,這幾個人連忙各自起身,他們已經在這裡等了一個多時辰了,實在是有些無聊。
曹修給趙駿介紹了一下情況。
他們是皇城司的探子,大宋首開特務機構,是明朝錦衣衛的鼻祖,但跟錦衣衛比起來就差了許多,雖然是皇帝爪牙,但勢力只在汴梁京都,不像錦衣衛遍佈全國。
而且他們只有查探權,沒有審判權。即便抓到了罪證也只能送到大理寺和開封府定罪,權勢比之囂張跋扈的錦衣衛差了太遠。
這些人是皇城司的高手,奉命負責保護趙駿的宅院,算是看家護衛,除此之外,他出行的時候,恐怕周圍至少有幾十名皇城司的探子暗中保護,再加上狄青等明面上的護衛,這保鏢陣容著實離譜。
趙駿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就也沒在意身邊漢子多。進入前院,正對著門就是大廳,是尋常大宋正廳模樣,左右兩側各擺了四張太師椅,主坐設在正牆下,正牆掛著山水畫卷。
正牆左右兩側有通道直接走到中庭,中庭不大,約二百平左右,同樣有顆大樹,樹下有一張石頭圓桌,這種桌子上不得檯面,因此常置於後院閒坐時用。
之後過了中庭,就是個書房,書房背後是主臥,中庭左右兩側還有廂房次臥,總得來說,就是個兩進出四合院落,跟皇宮肯定沒得比。
但據曹修介紹,就這棟屋子,價值一萬多貫。因為這裡是內城商業中心,民宅價格極貴。
如果是豪宅的話要十多萬甚至幾十萬貫,就連呂夷簡這樣的財力要想在內城買棟佔地數畝的豪宅,估計都得掂量掂量。
趙駿只是大致逛了一下自己以後要長住的地方,讓曹修狄青他們在門外等著,自己把行李箱藏到了床下,把揹包也放進了行李箱裡,箱子有鎖,除非靠暴力,否則想偷偷開啟是不可能的。
放下東西后,趙駿就走出了屋子。
他想看看這汴梁城。
看看這大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