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幫青壯弟子大多面露愁容,一個個蹙眉看著遠處騎隊馬匪賓士揚起的一道道煙塵,
此地已經遠離南詔,離北幽邊境尚有一段距離,屬於一段三不管地段。
長青冷眼看著這些昨夜有過一面之緣的假“馬匪”
想著昨晚看到的畫面,心中冷笑不已,沒想到這無極幫的大供奉竟然生出反骨,不過也不難理解,黑鴉的真實產業錯綜複雜,既然這無極幫幫主是黑鴉安排在江湖上的人物,那麼也不可能指望這無極幫內部都是一條心,可能這些幫眾本身都不知道他們的幫主竟與令人聞風喪膽的黑鴉有關。
此時那些馬匪由兩翼開始環繞著車隊開始打轉,隱隱呈現包圍之勢。
而大供奉也離二當家秦淮濱越來越近。
平原乾燥,風沙極多,張小龍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眼角餘光注意到長青氣度從容地看著那些馬賊,好像這一切與他無關似的。
不禁嘖嘖稱奇,不禁將這位兄弟又高看了兩分。
長青當然不是真的不動如山了,只是他覺得那些馬匪並非都是實力超群的江湖武夫,許多都是隻學過些拳腳的普通人,真正的武夫也就那領頭的地龍幫幫主與幾個長老罷了。
長青算了算,算上自己這個不俗的戰力,再加上秦淮濱這樣的絕對戰力,不見得會輸,而且那大供奉的信心主要是來自於,自以為可以偷襲成功的妄想吧。
大供奉劉庸,少時居於北幽,本是孤兒孤苦無依,後得一無名拳譜,得以以拳術聞名江湖,後無極幫來返北幽,因為與當年還未坐上幫主之位的賀朝南結下了一段不小的情分,這才有了後來,拳師南下入無極的故事。
這段小故事與無極幫這種小幫派一樣,在南詔沒有擊起任何風浪,甚至連一絲絲漣漪都欠俸,只在幫派內部,引為佳話罷了。
因此劉庸樸實無華的一拳從背後揮向秦淮濱時,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
當然這個所有人不包括長青,以及一直跟在長青身旁的張小龍,張小龍是沒有多想,見長青突然拔劍。
他也跟著拔劍。
見長青揮劍,他也跟著揮劍。
於是那幾個平日裡沒事便欺負欺負張小龍的弟子眼見他挺劍刺向大供奉。
頓時目瞪口呆。
張小龍哪來那麼大膽子?
而且咱們大供奉為什麼要襲擊副幫主?
秦淮濱有著“狼毫書生”的江湖稱號,只因他一副書生打扮,擅使一柄短刀,平日裡短刀藏在青衫裡,一旦出刀,便有狼毫落筆書狂文的姿態。
秦淮濱本身已是地字境的高手,尋常江湖幫派,若有地字境高手坐鎮,便已經能在一州之地說上話,若是有數名地字高手,那在一郡之地橫著走,也不是不可以,當然若是太橫,被朝廷盯上,那就只能只求多福了。
畢竟世間宗門數以萬計,又有幾個梁劍劍府,幾個六藝書院。而那敢立碑“見山卸劍”的不劍山,更是橫到了極點,上山便卸劍,無論帝王或庶人。
而今日狼毫書生秦淮濱,雖不是任何豪橫大宗弟子,可狼毫落筆霸氣非常,他在那鐵拳落下之前,驀然轉身,一道豪光,破衫而出。
大供奉劉庸萬萬沒想到,自己精心佈置的裡應外合,早已被人通風報信。
眼見一道霸氣無匹的刀意直衝面門而來,略微震驚片刻後。
便再次鎮定下來,在這兩息之間,他鐵掌猛然拍向刀芒。
外人只見兩人之間,刀光耀眼之極,刀光一閃之後,便收回藏青長衫。
此時劉庸已經後退數步,暫避凌厲刀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