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她吃了睡,睡了吃,但是把這件事情想了一個透徹,反正都要找人,她覺得,那一個憨憨倒還算對胃口。
最重要的是,天慶帝也不反對。
也許接下來,她要把“追妻”計劃提上日程了。
天慶三年,大皇子滿週歲,抓周宴之後,皇子生母張氏因誕育有功晉位皇貴妃,掌協理六宮之權;皇子封太子,因年紀尚小,暫不搬入東宮,由皇上親自教導。
自太后一事後,皇后亦是心灰意冷,常年在坤寧宮中吃齋唸佛。
而四周幾國,經天慶元年一役後,均元氣大傷,一個個老老實實地龜縮了起來,年年稱臣,歲歲納供,一時之間,四海昇平。
天慶十年,皇貴妃出宮,周遊四海,身側只帶待衛秦軒以三五宮人,一路低調而行,卻時不時現身,為黎民百姓解危助困。
一連數年,皇貴妃在民間的威望隱隱有超過天慶帝之勢。
天慶十六年,冬。
天慶帝病重,急招皇貴妃回京,託朝中大事。
又兩月,帝王駕崩,太子靈前登基,定年號嘉順,為尊先帝,於次年開始計年。
皇貴妃為後,輔以朝政,史稱九千歲。
嘉順三年,新帝大婚。九千歲歸政於帝,再次攜太傅秦軒悠然於江湖間,從此不知蹤。
但九千歲所傳之印刷術,銀行,小火爐,水泥……卻依然在坊間流傳,造福於民。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