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爾大陸在東,迦太基大陸在南,兩國派出的遠征部隊將從兩個方向夾擊鯊海。
聖馬羅的遠征軍由帝國第二海軍和第三海軍混編,聖馬羅的國旗是雄鷹旗,這支混編遠征軍新番號為“鷹喙”,途經蓋勒特海,統帥是曾經敗在伊沃手上的本尼特,犧牲意志騎士。
上次敗在黑鴉手裡,本尼特很期待再次與伊沃交手,這次作為討伐伊沃的先行部隊,聖馬羅帝國給鷹喙遠征軍部署了很高的配置,七十五艘精良軍艦,每一艘軍艦都配置了四十六門弩炮,一門船頭小型鍊金炮,火力強悍,全是海戰利器。
不止如此,教庭還共享了伊沃能變身巨人的情報,本尼特所在的旗艦上,佈置了一門超大口徑爆裂鍊金炮,作為對付巨人的殺手鐧,造價達到驚人的十億!每一炮都要裝填十分鐘,然而威力能推平一座小山頭。
鍊金炮口徑越大,工藝就越高階,製作週期越長,整個聖馬羅海軍擁有的超大口徑鍊金炮也不過才四門,服役時間全都超過五十年。
本尼特還知道,南陸派出的遠征軍也有底牌。
雖然遠征部隊很強悍,但本尼特很謹慎,曾經和黑鴉交手,他知道那是個不好對付的傢伙,既然伊沃選擇迎戰如此龐大的部隊,必定是有後手,可惜遠征軍的大部分軍官和海兵,都不像本尼特那樣謹慎,龐大的艦隊讓他們信心膨脹了,本尼特多次呵斥,麾下計程車兵心裡依舊不以為然。
不提正規的聖馬羅海兵,在遠征部隊裡,還有十艘哈利·摩根派出的海盜船,和整齊的軍艦隊伍格格不入。本尼特對這群海上的渣滓沒有一點好感,然而礙於軍令,只能捏著鼻子忍受這群海盜混在他的隊伍裡,他不指望這群散漫的海盜能幫上忙,只求不要拖他的後腿。
“南十字星”艦隊,南陸聯邦派出的遠征軍,船隻數量更多,有九十艘軍艦。
南陸聯邦經濟繁榮,天秤聯盟為聯邦的各個方面提供資金,南陸聯邦附近海域眾多,十分重視海軍建設,南陸聯邦的軍艦造價高於聖馬羅軍艦,偏向於速度,效能比聖馬羅軍艦更好。
南陸遠征軍的統帥馬雷頓是軍隊裡的少壯派,能力出眾,被南陸聯邦的領導層寄予厚望。
“伊沃·哈瑞肯,曾經在北陸征戰,戰績彪炳,為拉塞斯王國力挽狂瀾……”
馬雷頓將關於伊沃的情報看了很多遍,伊沃的戰績很彪悍,馬雷頓重視伊沃這個對手,並且興起了較量的心態。馬雷頓自問他的戰績也不比伊沃差到哪裡去,他作為軍隊裡的少壯激進派,自然是憑實力才能擔負起遠征的重任。
馬雷頓喜歡與強大的對手博弈,每次擊敗厲害的對手,都會讓他有非凡的成就感,這是他熱衷於戰爭的原因。
遠征軍船堅炮利,軍官也是從海軍裡選拔出來的優秀指揮官,物資也很充足,強援正趕在路上,馬雷頓實在想不到他們輸的可能性。他認為最大的變數,就在於伊沃的傳奇戰艦亡者之都,因為五大傳奇戰艦中的巨龍之災就是南陸聯邦制造的,所以對傳奇戰艦的恐怖知之甚詳。
為了限制亡者之都的能力,馬雷頓專門帶了一百名亡靈巫師,還有不計其數的魔法道具,他的旗艦是從南陸聯邦寶庫中提出來的珍藏戰船“荊棘號”,威力僅次於傳奇戰艦,是南陸聯邦想要量產巨龍之災的半成品。
傳奇戰艦的成型要技術、材料、運氣、環境各種因素缺一不可,幾乎不可複製,能稱為“半成品”而不是“失敗品”,已經能體現“荊棘號”的強悍了。
擁有這麼多底牌,馬雷頓對戰鬥的結果滿懷信心。
時間在舉世矚目中迅速流逝,終於這兩支遠征軍,先後駛入鯊海,伊沃的情報網在第一時間就受到了訊息。
“終於來了……”
伊沃站在亡者之都的船頭,轉頭往後看去,只見密密麻麻的戰船形成密集的陣型跟在後面,八十艘戰船,一萬名人手,這就是他兩年的積累。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被他收復的海盜部隊,有三十艘船,好幾千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