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標準的常規大陣容。
兩隻球隊如果從首發的陣型來看,那還真的是大對小,針尖對麥芒。
不過……
“這場比賽和雄鹿隊的首發相比,山貓隊的首發有些大啊。”
現場央視的解說張老師雖然激動,但是也不無擔心的說道。
激動是因為這是山貓這個賽季的首場常規賽,而擔心則是因為山貓這場比賽的首發確實是蠻讓人意外的。
因為在賽前,很多中國專家和國內的球迷都覺得,拜納姆和蘭多夫的這組內線組合是要拆散的。
就這麼說吧,因為央視一直跟隊在山貓隊,所以對山貓隊的瞭解,央視還是很多的,央視瞭解了,國內的球迷當然也是瞭解了。
國內大部分的球迷都知道,山貓在訓練營的時候一直試圖用阿爾德里奇取代蘭多夫。
很多球迷也覺得這樣更加合理。
但是最終的結果,似乎和他們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
“雖然這個首發陣容是山貓隊奪冠的首發陣容,但是山貓隊的這個首發奪冠陣容在比賽中是有很大問題的,進攻的空間拉不開,總決賽的時候,陳瀟的個人得分幾乎是佔據了山貓全隊得分的40%,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的比例,哪怕山貓在總決賽主打陳瀟,這個也是不正常的,因為拉不開空間,所以最終大部分的進攻都被迫打到了陳瀟的手上。
而這也是山貓總決賽場均得分遠低於季後賽和常規賽的原因。
湖人找到了應對山貓這兩個大個子內線首發的方式,那就是收縮內線,只要找一個出色的防守球員對著陳瀟讓陳瀟單打,其他人收縮,逼迫山貓其他人儘量的在外圍投射,山貓隊擁有穩定進攻能力的球員不多。”
在擔心之後,張老師又解釋的說道。
大和小,本來就是一對冤家,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大防不住小,小也防不住大。
可是,如果大陣容有一些問題,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
球場中央,雙方的首發已經站好了。
站在中圈跳球的是山貓隊的拜納姆和雄鹿隊的布拉克森。
布拉克森身高只有2米03,雖然是一個跳跳人,但是想要跳球擊敗拜納姆,這個可能性是不高的。
但是,啪的一聲!
打臉就像龍捲風,在拜納姆還在囂張的指著自己頭上五顏六色的頭髮和現場的球迷互動的時候,更加專注的布拉克森已經高高的跳起來,將籃球撥到了雄鹿隊的半場。
布拉克森的身高確實不如拜納姆,但是布拉克森的彈跳和彈速可不是吃素的。
關於跳球到底是彈跳重要還是彈速重要或者是身高重要,很多專家都有研究的。
雖然跳球是一個綜合要求很高的專案,但是各種因素對跳球影響最重的還是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