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序的辦公室內,此刻在擺放茶具桌子的一頭,坐著一個老人。
老人譚朝看起來六十多歲了,且慈眉善目的,其實家庭是部隊出身,譚朝的父親學的技術是武器改造,並將這門手藝也傳給譚朝了。(五十一章)
“您老人家是這方面出身的專家,等等可以去鍛造廠房內看看有什麼需要的,缺少什麼的,如果可以找到替代的,我會吩咐下去,讓人去收集回來。”李元序端坐老闆椅上,笑呵呵的。
老人這個歲數,他的父親年齡更是大一輩,經歷過特殊的時期,所傳授給譚朝的武器改造技術,並不依賴專門的器械。
畢竟以前那些艱難的時期,哪有那麼多的條件?
其實大福市的駐地軍隊內不是沒有武器方面的專家,不過都很年輕,講究的是科研和理論,對環境、裝置的要求很大,而極寒雪災席捲之後,幾個倖存的專家屬於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反而,譚朝這種結合了老一輩的野路子,已經科技發展之後的高科技的老專家,就格外的合適了,他甚至自己也具備手搓零件的能力!
是那種給他一個機床,他能徒手製造AK47的牛人。
並且老人不愧是武器方面的專家,權興業留下的六個人的隊伍,他們手中的槍械武器出現的小毛病,這老人只是簡單的處理,就將其給修好了,甚至工具都沒有用上專業工具。
“我去過鍛造廠房內的,我估計所需要的物資都有了,”譚朝笑呵呵道。
老人加入園區後,知道園區需要唐四這種技術型的人才,甚至園區對唐四‘千金買馬骨’的舉動,讓老人動了心思,他之後也加入了鍛造廠房一段時間!
上半身盔甲,下半身改用鎖子甲就是老人提議出來的,並且直接就給採納了。
一來,外出的收集隊隊員是和喪屍面地面戰鬥,所以下半身的防禦其實沒有那麼的重要。
二來,下半身使用鎖子甲,能大幅的減少一套盔甲出產的時間,並且沒什麼技術要求,直接一個x、xl、xxl等型號,就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要修改也簡單。
不像是上半身盔甲,什麼手臂的粗細、長度,都要測量過才可以使用的!
至於盔甲內部填充軟布等等,這種小細節小新增,對譚朝來說,就是更為不值一提的事情了。
“那就好,有什麼需要的話,可以直接上報給餘冬至。”李元序道。
這次和這個老人見面,看起來是‘無聊嘮嘮家常’,可實際上,李元序對這個老人的印象,也就改造盔甲的時候見過一次,沒有太大的瞭解。
而這個老人之後將會是園區和小鎮維繫關係的紐帶人物之一,所以這次嘮嘮‘家常’,也存著瞭解一下老人的想法在的。
“我知道的,”譚朝始終是笑呵呵的。
兩人又聊了幾句,從需要什麼,聊到老人的以前,再聊到現在這個世道,這才結束了這次的話題。
李元序目送老人拎著一包茶葉離開。
這是剛剛老人臨走前,說茶水清香回甘,李元序特意從抽屜取出未開封的茶葉給老人的。
“還不錯,”李元序手指在桌面上前叩,神情放鬆。
看著窗外陽光明媚的風景,他倚靠在老闆椅上,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