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從林封謹提到過本地的綿羊有一種壞習慣,會把草根都一起扯出來吃掉以後,整個三里部的人才都去留意了這件事,最後發覺果真如此,他們也想盡辦法讓綿羊改變這個習慣,遺憾的是,這樣的習慣已經是根深蒂固,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糾正。
除非是不養羊,否則的話,對草場的劇烈破壞便是難以避免。可是草原人不養綿羊的話,那麼還是草原兒女嗎?羊奶和羊肉對於草原人來說,就彷彿是水和空氣一般重要。
而現在,林封謹則是兌現了他的承諾,真的將不吃草根的綿羊帶到了草原上!!這就意味著他做出的承諾在一步步的兌現,也意味著他描繪出來的美好畫卷也絕對不是海市蜃樓,因為隨著這不啃草根的羊出現,這副畫卷便已經完成了一半。
林封謹指著帶來的這幾隻羊道:
“一共是六頭母羊,四頭公羊,聽說雜交出來的小羊也有一部分是不會咀嚼草根的,所以我估計兩三年內,這種羊就可以取代現有的綿羊了。不過,凡是有利則是有弊,這種羊的產奶量不高,並且肉裡面的羊騷味重很多,烹飪起來就會費很多事情,像是之前的那種殺羊不放血的方式就肯定不行了。”
林封謹的說的弊端根本就沒有被這些人聽進去,產奶量不高的話,多喂幾頭不就得了?再說少喝點羊奶也無所謂,羊子哪裡沒有羶味兒的,餓起來了比吃什麼都香,煮起來費事那就更不叫個事兒了,等到了冬天,家裡面的幾個婆娘都是閒到連奶皮子都要擀個七八遍的,有的是心思細細的折騰。
當下這十來頭羊立即就被趕進了專用的羊圈裡面,如獲至寶的被供養了起來,四條鞭子當中已經死了兩位,剩餘下來的兩位則是決定以後吃住都和這些祖宗一起了,他們和羊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對羊的習性比人還了解得深。
公羊一般生長到了八九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被牽走配種,一直可以配到八九歲,母羊則是要一歲半才能開始進行生育配種,發情期只有一個月。
但是,四條鞭子之所以厲害,便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秘術,那就是調配一種草藥給羊灌下去,同時給羊以充沛的食物,溫暖的環境,這樣的話,就可以讓羊兒的發情期和人一樣,全年都可以進行交配,這就是他們名聲赫赫的根源。
林封謹也是懶得管這麼多,又和三里部的人講了講以後的事情,那就是必然會有大量的漢人商販前來做生意,族人的一些喜歡搶劫的陋習必須要糾正。同時,交易的公道也是必須要維繫的,在這裡林封謹主要強調的也就是個互利的問題,草原人雖然淳樸,卻也並不笨,便紛紛點頭。
林封謹說到了這裡,就順理成章的成立了一個機構,叫做市貿司,這個機構便是專門負責漢人和三里部族人起了糾紛以後的裁決問題。
負責這個機構的人卻是上一次跟隨林封謹出去遙城的死士,叫做望西。此人實力一般,但是林封謹發覺他十分好學,並且做事公正,善於謀斷,往遠處看的話居然是個將才的料子,所以便將這麼一個頗具權利的機構交給了他。
然後就是重頭戲供貨的問題了,林封謹先詢問了一下三里部當中的物質存量,就是皮革,肉乾,牛,馬,羊毛等等東西,聽了他們的回答也忍不住吃了一驚,很顯然這些傢伙燒殺搶掠的事情也沒有少做過,估計至少洗劫了四五個大部落才會有目前的庫存。
不過林封謹先簡單的給他們計算了一下五桅大船的運輸量,然後又分析了一下一支商隊的運輸量,最後提到的這條航線的繁華程度,頓時就令這些族人目瞪口呆。
在他們的眼裡面,三里部目前的庫存已經足夠交易十來年了,沒想到竟然一兩趟就會被搬空,然後就要面臨著拿不出交易貨物的尷尬,本來林封謹空口說白話他們估計還半信半疑,但是親眼見到那若小山一般的鉅艦將整個海灣都停滿了,又覺得林封謹說的話很有道理。
等到林封謹邀請他們去自己的船上走了一圈以後,這些族人便完完全全的被震撼了一番,便一致同意要組建商會。
好在之前林封謹就已經未雨綢繆,要求他們在奴隸裡面挑選出來那些已經具備商業頭腦的“克特”(草原上的貨郎),給他們的待遇好一點,此時便要以這些老東西為核心了。
當然,林封謹是絕對不會讓這些老奸巨猾的賤人去和其餘的牧民交易的,否則的話,不知道會被他們貪汙多少。這些“老克特”將會形成監督團的形式,他們不進入第一線的交易,只是負責在旁邊指點,而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則是從總體的盈利率當中抽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