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好無聊啊。”
“連蘇哲都沒有,還看什麼?”
神州大地上,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卻在歡度春節的時刻,也不忘吐槽春晚。
其實這些年的春晚,口碑一年比一年差,也就是前幾年讓蘇哲挽救了幾次罷了。
如果說歌舞在電視特效的加持下,還有了幾分復甦的跡象,那語言類節目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啊!
唯一讓春晚慶幸的,是蘇哲終於累了,不僅沒有參加央臺春晚,也沒有參加拜年祭、地方春晚等,免了被當面吊打。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蘇哲在除夕夜沒有任何節目,卻依舊登上了熱搜榜首——
#懷念蘇哲#
春晚和參加春晚的一眾明星看了都晦氣!
別說他們了,蘇哲看到熱搜下有不明真相卻想湊熱鬧的網友在點蠟燭,自己也覺得晦氣。
但網友們最晦氣,大過年的看春晚給自己添堵,越發懷念蘇哲曾經帶來的優秀節目。
甚至有人剪輯了蘇哲這些年在春晚、拜年祭和地方春晚上的節目,搞了一個《蘇哲春晚合集》的影片,在短影片網站霸榜。
大過年的,不知道多少觀眾用電視放著春晚當背景音,卻盯著手機看蘇哲的合集,頗有些目前犯的奇怪感覺……
“這春晚不看也罷,還是明天去看《花環》吧!”
李然早早為全家定好了大年初一的電影票,尤其是爺爺,參加過那場戰爭,唸叨過多次了。
許多人和李然一樣,早早訂好了電影票。
蘇哲聽江友亮說,《花環》的預定人數距離自己《唐探2》很接近,破了個“非續集電影訂票記錄”。
他差點被逗笑:
“我才不搞這些定製記錄,宣傳出去讓人笑話。”
江友亮急道:
“這怎麼是定製記錄呢?非續集電影和大熱續集比這些本來就不合理。”
《唐探2》是續集,訂票、首日票房這類記錄肯定比非續集電影更佔優勢。
包括婦聯等續集,這些資料也都很誇張。
“非續集電影沒有粉絲基礎,預定觀眾全看陣容——也就是你。這體現了你的票房號召力啊!”
江友亮認真地解釋著,想在微博上重點宣傳。
蘇哲笑笑,他真不在乎這些,但員工想要做事證明自己,他總不能攔著。
這就是職場,做了事不一定能幫到電影(公司);但不做事,成功了和自己無關,失敗了就得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