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唐朝在大明宮大宴群臣,眾文武輪番敬酒.
唐朝都是酒到杯乾,足喝了千杯不醉。
試想想,以他的絕世功力,區區酒液,自是被他強橫的內力強行蒸發,上斤的酒液,瞬間就被他化掉,因此上,酒量可說是無窮無盡。
新皇帝的這些豪勇的表現,頓時使得長安的舊臣心中佩服,打心眼裡的佩服。
這位新皇帝,佔領長安這三個多月以來,不僅嚴格約束手下計程車兵,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而且定時的救濟貧窮,重新委派地方官員,將關中一帶的治安控制得井井有條,除了徵壯丁有點過激的措施之外,其餘的,簡直和舊唐有天壤之別。
而接下來的舉措,就是對被徵發了兵役的家庭發放維持基本生活的款項,這使得所有老百姓最擔心的兵禍的威脅徹底的解除。
長安各大糧倉之中有的是糧食,可供養京師的吃食,而且,各地政府的糧倉之中也有充足的糧食,更不算上各豪強自家莊園裡的糧食。
當然,最使唐朝心裡安定的還是大明宮裡那幾乎無窮無盡的金銀財寶,圍困長安的時候,以李隆基當時的情況,能夠保全性命已經是祖宗積德,哪裡還談得上將所有的國庫搬空?
郭子儀當時帶走的金銀財寶,不足總價值的三分之一。當時拿的都是最貴重的比如珍珠、瑪瑙這些價值連城的東西,還有就是金條。但是,這些東西,和整個國庫裡面如山一般堆積的銀兩比起來,卻又顯得不是那麼貴重了。
況且,亂世之中,貴重的珠寶的價格大打折扣,反不如唐朝得到的金銀使用起來方便。
手中有了足夠的銀兩,這使得唐朝在關中辦起事來加倍的得心應手,徵收壯丁,擴充軍備,這一點難不倒他。這三個月之中訓練出來的三十萬兵馬就使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不管安祿山號稱有一百萬還是兩百萬人馬,反正他自己有了這四十萬直轄的軍隊,有陽平關和函谷關天險,關中之地,可算是堅如銅牆鐵壁。
手中有足夠的兵力,而且國庫充實,有了足夠的底氣,這才使他敢於在長安稱帝。
當天晚上,酒喝得即將醉的唐朝,被隆多護送著回到內宮。
四位公主都十分的謙虛,怕傷了皇上的身子,“不願意”侍寢,唐朝佯裝“大怒”,“傳朕旨意,著四位娘娘一起到長樂殿,朕今晚上很需要她們。”
他如何不明白這幾個婆娘的心思,現在自己是一國的皇帝了,她們自然懼怕自己的威嚴。包括以前老是折磨唐朝的文姜,脾氣也收斂了不少,盡心帶著自己的兒子,在張家正這位禮部侍郎的教導下,漸漸的明白了宮裡的規矩。當然像李蓮,自是輕易的就能適應。新靈公主和金枝公主更不必說,從小就生活在宮裡,自是不用再教。
這天晚上,唐朝“兇性”大發,直將她們一個個都虐到“廢”為止。
還好,楊玉環終於將唐朝降伏,讓他乖乖的失去了“兇性”。
當然,此時的楊玉環,帶著面具生活,誰也不知道她是誰。只不過,使金枝公主有些不滿的是,自從這個戴面具的女人進了宮之後,自己就只有和這女子一起輪番伺候皇上的份了。
她一直在奇怪,這女子究竟是誰,如此的神秘?
可她還是打消了獲得這一真相的想法,因為唐朝告誡她,不要去管這女子的任何事情,不然的話,有不可預測的後果。
她深愛唐朝,她敬服唐朝,自然遵守他的告誡。
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其實是文姜,要不是她當年那面幕中的面具,唐朝還想不到這樣的法子來遮掩。
現在的楊玉環,體態自然是被寬大的唐裝所掩飾,而臉上又戴著可以以假亂真的面具,所以她看上去的時候,只是一個容貌平庸的丫鬟,絕想不到她就是以前名滿天下的楊貴妃。
唐朝自然不能給她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