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部落的聚集地中。
他們在石部落的幫助下,搭建起了不少的黃泥夯土瓦片房,不過因為建設能力有限,並缺少明確的分工。
這一技術被壟斷在少數人的手裡,誰要住這種較好的房子,只能付出極大的代價請會做的人做。
當然,瓦片等材料也要從對方的渠道里買。
大部分人還是住在稻草房子,牆壁也是學著對方的樣子,大概搭建了一下,但因為不得其法,一到下雨天就一言難盡。
而屋頂也是的,由於沒有瓦片,大部人只能找尋稻草等物當屋頂。
這有房子住的都算是仇部落裡邊教有地位的了,還有好些沒有房子住的,只能寄居於他人家,為奴為婢。
每日裡靠著幫主家種地或者做一些雜事,來換取主家的庇護,和每日正常的食物獲取,以及片瓦遮身。
畢竟在仇部落裡,沒有人能庇護自己,是一件很慘的事情。
這就意味著,領食物搶不過別人,不要說剩下的了,很多時候,就連剩下的,都一定能得到。
更不要說還要住在離仇部落聚集地很遠的山洞裡。
聚集地內的地盤以勢力分化,其中以鹹部落剩下的幾十個人為主成立的仇部落,以仇樹成為首。
則居住在最中間,佔據著最靠近水源和田地最好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他們本身的附屬部落,也居住在他們的地盤。
負責幫他們照顧農田,養殖牲畜,看家護院。
這片地區則是仇部落的核心,後來加入的人,都是以這片核心漸漸往外擴散的。
而後來加入的一些部落,也需要仰仗這片土地產出的糧食,但平日裡沒事的時候,他們依然會去打獵和採集。
但是得到的東西統一都要教給仇樹成一行人分配,他現在自喻為仇部落的首領。
除了打獵和採集,他們還會學著種植糧食,不過因為沒有系統性的學習過,也沒有得到過祖祖輩輩的總結的經驗,他們種植
整個仇部落,只有最核心的田地產出才是正常的產出。
因為裡邊有幾個從天元部落裡逃出來的人,正是和冼芋一批被抓住的——冼全(現已經更名為仇全),冼勝,冼四,冼昌文等人,現已經全部改姓仇。
因為帶來了不少技術和種植方法,他們現在在仇部落的地位都比較高。
把控了仇部落農業和住房建築等行業,而畜牧業當初雖然他們在天元部落的時候沒做過。
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們雖然不懂的怎麼養殖,但是他們確實見過能這麼做。
近兩年的摸索下來,還真的給他們摸索出了些經驗來。
所以因為自帶經驗,各方面的技術他們也把控得比較嚴格,並沒有真正在仇部落中散播出去。
畢竟這些東西,可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輕易不得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