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是那群人的領袖。”
曹操說著,緩緩站起身來,就像是家中長輩一樣,輕輕走到他背後,用手搭在他肩膀上:“陛下,為了大月氏的長治久安,只有捨棄他了,不過臣會和韋蘇提婆講清楚。要他把一切處刑時間都放在咱們班師離開以後,眼下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把一切事情敲定。所以您不妨……”
“算了吧。”
劉協還深吸口氣,難看的臉色也有了緩和:“司空,你怎麼決定都可以,但是朕有一個要求,你無論如何都要答應。”
“陛下什麼要求?”曹操謹慎了很多。
劉協頓了頓,似乎非常難以開口:“既然基蘭必死無疑,朕要你……立時將他賜死。”
“……陛下仁慈。”
曹操沒有再說什麼,轉身要走,就在這時候劉協又忽然叫住了他:“大司空,其實你也想讓基蘭死吧?”
曹操頓了一下,沒有回答,但劉協很清楚,這就是最好的回答。
因為從最開始到現在,曹操所有和自己提及到的基蘭的一切情況,都是假設,而且還有一句話,是劉協記憶猶新的。
曹操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而這個世界上,能真正讓他毫不懷疑的,也只有死人而已!
他對自己的孩子、同族兄弟還都留有懷疑,更何況是一個外族人?一個投降過來的奴隸?
這就是權術嗎?
不過正在劉協陷入沉思的時候,曹操忽然停下腳步,又對他說了一句:“陛下,原本基蘭是不用死的,可最後一戰他的表現實在太過耀眼,臣不能把這樣一個人留在韋蘇提婆身邊,無論如何,都不能!”
對於歸化軍地最後裁決,是兩天以後,也就是劉協在班師回朝的當日才公告決定的,具體是什麼劉協不知道,他也不會去看。
帶著自己凱旋的軍隊,劉協面上沒有任何一絲笑容,就好像這一次他們根本沒有勝利一樣。
但曹操很理解他,畢竟權術這個東西,對於他一個小孩子來說,還是殘酷了一些。
與來時不同,此刻的漢軍乃是上國巡遊的聖使,作為皇帝的劉協自然也成了所有大月氏領主朝拜歡迎的人。
走走停停,回師的路上他們完全按照天子巡幸的場面,走過了大月氏絕大多數的城池,等到他們回到多肯與郭嘉會合,已經是三個月之後!
多肯城下,郭嘉拖著自己的病體,帶領全軍開城迎接,看著劉協與曹操高昂入城,郭嘉心中一陣滿足。
自己是什麼人?
謀士,而謀士最大的榮譽並非做官,封相拜將,而是計謀全應,運籌帷幄。
征伐貴霜一戰,大漢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