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不公啊!
漢獻帝一輩子窩窩囊囊,可真是豔福不淺!
此時此刻,伏壽已經來到劉協面前,輕輕施禮:“臣妾,見過陛下。”
“快起來。”
劉協一笑,順勢將伏壽的玉手攥緊,捏了捏對方手心:“怎麼,朕就不能高興了嗎?”
“臣妾可沒有那個意思。”
伏壽說著搖頭,與此同時給旁邊跪著的劉瑾使了一個眼色,要他出去。
這才繼續道:“陛下,臣妾只是聽說了那件事,想來曹氏兄弟那麼對您,您應該不會高興才是。”
不高興?
這麼說,原來的漢獻帝,還是個有脾氣的傢伙了?
不待劉協開口,伏壽這邊見劉瑾已將長信殿大門關好,剛剛那嬌柔之態瞬間化作虛無,轉而變得肅穆凝重。
甚至,帶著一絲凌厲。
“陛下,您可不要忘了,自己曾說過的話,大漢如此,怎能任由曹家一手遮天?逞兇恃惡呢?”
臥槽!
瞧著伏壽翻臉比翻書都快,劉協不由嚥了口唾沫。
歷史記載中,對於這位伏壽皇后的描寫並不多,可她卻是一個爭議極強的紅人。
一個能霸佔漢獻帝后宮C位二十年的女人,顯然不可能是簡單的花瓶。
有學者提出過關於漢獻帝時期,後宮的政治論點,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伏壽,原因就是她為什麼要在曹操殺死了董承和董貴人之後,密謀除掉曹操。
首先,董承並不是一個可以完全信賴的忠臣,其次後宮之中爭鬥一向都不弱於朝堂,董貴人被殺,連同她肚子裡的孩子一併除掉。
這對於皇后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所以要是按照記載中,她是出於恐懼,才向曹操下手,應該不準確,畢竟她要真是恐懼於曹操的話,為何不在更早的時間下手呢?
她老爹可是做過輔國將軍的,那個時候動手,不比一個小小的屯騎校尉,要方便的多,也更加容易成功嗎?
所以有人認為,伏壽選擇在那個時候密謀除掉曹操,是想借用董貴人一事,堵住悠悠眾口,同時師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