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監理搬過來了
人通常能把善長的方面做得很好,並因此而自鳴得意,假以時日,甚至能成為真正的專家。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我們的知識面太狹窄,我們像拾荒一樣收集支離破碎的技能點支撐起來的知識體系並非全部,我們只撿對我們有利的,並在一堆過時陳舊的文化垃圾中挑挑揀揀。
不再願意系統的去學習,甚至不再學習,是的,我們對所有的事不關己都失去了興趣,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都全部變成了對花邊新聞、趣聞軼事的獵奇。
成長了,成熟了,我們用一種極其野蠻的方式把自己活生生的逼到了一個尷尬的窮巷,生活和工作把我們變成了一隻喂熟的鳥兒,開啟籠子也忘了飛翔。
不再改變,不敢改變,拒絕改變,思維方式固化了,思想退化了,我們透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把自己變成了年輕時最討厭的那種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開卷有益,學而知之!
“我們老家有蜜餞,你聽過沒?”
“甜的嗎?可以有!”
聽得大概是甜食,陳莉終於表示出了那麼一丁點興趣之後便不再說話,只低頭和碗裡的炒飯做鬥爭。
"對了,監理辦的人今天上午會過來,宿舍就定在你隔壁,到時候接待一下。"
“沒問題的,你放心,張主任。”
綜合辦主任張萍在給林雲找事做了,這人不能閒,人閒是非多,找點事情做呢,一忙起來,腦子裡邊就不會長雜草。
吃完飯,在辦公室和眾人打過招呼,瞭解了一下幾個小夥子各人所管分部和各工點的質檢資料和測量資料,下雨嘛,只能做做這些,為月底計量工作打打底。
實際上不太忙的時候,質檢資料和測量資料都能跟得上現場實際情況,不過等工點越來越多的時候,小夥子們晚上無法完善資料的時候,就只能把林雲羅兵和張月加進去,再不行就只能再臨時抽調各科室的人員來幫忙突擊了。
不是質檢資料跟不上現場,而是這樣那樣的情況多。
對於格式的要求,主管單位、質監單位和最終接收單位都在提,提到最後大家都是內心忐忑了,做得也是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好就做了無用功,一旦出現格式不符合要求,那不是修改的問題,是全部返工的問題。
一張資料上修改一下不就行了?這就是外行話了,資料不能塗改,一種型別的錯誤,相關的就全部得報廢重寫,而且現在要求的資料都是手寫,必須手寫,這是資料填寫的唯一的全國統一標準,沒得商量。
很多時候寫資料花不了多少時間,反覆返工重寫就多了,往往最終定版的資料不論多少,而廢紙呢是好幾倍,求爹爹告奶奶的讓最終接收方收下就菩薩保佑了。
公路工程的施工內業資料相比於船舶或者大型工業機械的安裝呀之類的內業資料,不是最複雜的,不是最多的,不是最難做的,但是公路工程施工內業資料有一個最大的特點,絕對是返工最多的,沒有之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要求,每到一個地方都必須重新去學習填寫方式和格式。因為格式的不統一和某些無良監理的個人原因,所以做起來很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