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帶著倉庫到明末> 第30章 批次生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章 批次生產 (1 / 2)

八月初四這天,郭文東再次來到兵工廠。

熱火器的研究和生產,事關抗清大業的成敗,郭文東十分關注。

來到研究室,宋應星已經在這裡上班了,他成功研製出自生火銃後,只休息了一天就繼續工作。

郭文東道:“宋先生,辛苦您了!只歇息一日便來工作,您年近花甲還如此操勞,晚生過意不去。”

宋應星感慨道:“我以前活了五十餘年,所研究之技術,始終無用武之地。也幸好有你給我機會,今生無憾了!”

隨即再想到一些事情,他顯出憤恨之色,說道:“孔有德這個叛徒,投靠建奴,讓清廷掌握了鑄炮技術,讓我大明的火器優勢蕩然無存。我需多花心血,才有可能研究出比之更好的紅夷大炮。大人你也說過,建奴有可能明年南下,我們得抓緊時間。要是讓我歇息,心中不安啊!”

崇禎四年,孔有德從山東登州叛逃建奴,除了二十餘門紅夷大炮盡歸後金所有之外,更重要的是,帶過去了近百名葡萄牙籍鑄炮師,以及大批經過葡萄牙訓練的精銳炮手,自此以後,先進的大炮製作技術,被建奴所掌握。

在臺面上,有一張鑄**,畫著鑄炮技術,另外一個本子上,寫有火炮的技術製造方法,包括火炮的尺寸、身管比例、炮身壁厚與口徑固定比例關係等。

明末官方火炮製造的理論知識在天啟年間引入,在崇禎年間完善,並應用在紅夷制炮上,鑄鐵方法仍來自本土冶金技術。

郭文東對內容仔細看了一遍,還頗為專業。

宋應星說道:“大人,如今建奴所掌握的大炮技術便是這種,大明同樣是用此方法鑄炮。您讓我研究更好的大炮,我會在此技術基礎上,加緊研究。此外,還需預先招募懂鑄炮之工匠,待我研究有成後,指導起來方便。在大炮研究出來之前,可先讓其鑄造虎蹲炮。”

如果完全是新手,要指導其生產火炮,還需耗費一番功夫。

虎蹲炮相當於輕型迫擊炮,亦可當成是散彈炮,重量只有三四十斤,每次發射可裝填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個重30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壓頂,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

這同樣是郭文東計劃裝備的主要火炮,虎蹲炮和射程更遠大炮結合,構成打擊清軍的兩重防線。

再來到燧發槍製作區,這裡有好幾個房間,每個房間專門負責其中一道工序,都配備十幾個工匠,由原本的老工匠指導其製作方法。

比如,專門有人制作燧石,也專門有人制作彈丸。

來到最後一道工序總組裝區,原本老工匠們,在向新工匠們講解著。

“要先這樣放好燧石,再扭這裡壓緊,再………”

這個年約六十的老工匠在講解,親手做示範,新工匠在認真聽著、看著。

看到郭文東來了之後,老工匠停下手,向郭文東施禮道:“參見遊擊將軍。”

其他人得知來者身份,也齊齊行禮。

郭文東打量著這老工匠,頭髮鬍子花白了一半,精神卻很健碩,說道:“老人家,花甲年紀還能把工作做好,難得啊!”

老工匠笑了一下,說道:“嗨!兩位宋大人不也是花甲年紀,他們可做事,我也可以做。我以前給官府做過鳥銃、三眼銃,再學做自生火銃,就沒那麼難。再說了,在這裡幹活俸銀高,趁身子骨尚且硬朗,掙點錢讓兒孫過好點兒日子。”

陪同郭文東的宋應升道:“劉老師傅以前在大明其他作坊,專做火器,已有四十年經驗,技術嫻熟。自生火銃製作技術,要數劉師傅最為精湛。”

像這樣的師傅,給予的俸銀,比普通工匠高很多。

郭文東再對大家勉勵一番,再走到隔壁房間。

這個房間是作為存放成品之用,地面上已擺著二十多支燧發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