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的一聲,一槍射出,李智雀迅速從皮袋拿出彈丸,用牙齒咬開麻紙,將彈丸放入槍管,用杆子壓實,再舉槍瞄準,全套動作麻利熟練。
“趴”的一聲,再打出一槍後,李智雀又再重複著原來的裝彈動作。
在五十米的距離一連打出十槍後,李智雀停下。
有士兵上前檢視靶子。
“報告,六槍命中十環,三槍命中九環,一槍八環。”
這是了不起的成績,雖然還沒有到神槍手級別,能在短時間內練得如此精準,是非常難得了,假以時日,必定是神槍手。
接下來,李智雀在八十米距離射擊,同樣是連射十槍。
“報告,兩槍十環、兩槍九環、四槍八環、兩槍七環!”
在這個距離,射擊精度比五十米時降低了不少,按照燧發槍的效能,這是不可避免的。
射擊完畢後,李智雀收起槍,回到郭文東面前。
李智雀這人,二十出頭,身材中等,長得頗為壯實,面板黝黑,手掌大,面板比較粗糙,是明顯的莊稼人,原本也是租郭家的田耕種的佃戶。
郭文東讚許道:“打得不錯。其他士兵跟你一樣,同一天開始訓練,為何你就打的如此神準?”
李智雀道:“大人,卑職自小喜歡打獵,以往在農閒時,就跟隨爹爹上山打獵,最常去棲霞山打獵。聽說要裝備自生火銃後,卑職就發誓,要做神機營最好的火槍兵。自生火銃發下來後,每夜都訓練到亥時才回去睡覺。”
他一副憨厚模樣,實話實話,沒有任何的做作。
張煌言道:“每個士兵,每日都是發放相同數量的子彈用來射擊訓練。李智雀卻向上級請求發多點子彈,把總報告到卑職這邊,卑職同意了。”
“不錯不錯!”郭文東拍拍李智雀的肩膀,再說道:“再好好努力,本官會讓你發揮最大的用處。”
在製造出燧發槍之初,郭文東就想著,可以讓宋應星也研究初級的來復槍。
凡是具有膛線的槍,都可稱為來復槍,也就是線膛槍,最初在十五世紀初由德國人發明,在十七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來復槍。
相比起燧發槍來,來復槍重量大,裝彈十分費時,造價也高很多。
不過,來復槍射擊精度較高,射程比燧發槍遠得多。
有了宋應星這樣的人才,研製出來復槍完全有可能,可用於少量裝備部隊,組成特別的隊伍,專門狙殺敵人的重要人物。
不過,事情有輕重緩急,要等到宋應星研製出更好的紅夷大炮後,才讓他著手研製來復槍。
————————
南京,史可法家中,東林黨要員集中在這裡,商量下一步的動向。
史可法無奈地嘆息幾下,說道:“我兩日後啟程前往揚州。你們幾個,皆是白身了!”
張慎言道:“我老了,鬥不過他們了,只希望安度餘生。”
姜曰廣道:“我們可不能認輸,我們要讓整個大明的讀書人都知道,我們東林一派,是朝廷忠臣,馬士英、郭文東之流,皆是亂臣賊子。”
呂大器道:“不錯,不能任由亂臣賊子禍亂朝綱。”
高弘圖道:“天啟年間,咱們就用勇鬥閹黨,東林六君子誓死不向閹黨屈服,名垂千史,豈能向馬士英之流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