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笑道:“住在大人府中,就如同在天堂!”
郭文東道:“可明年建奴很有可能就會南下,若貪圖享樂,到時候一切都完了。”
兩人神情隨即沉重起來。
宋應星道:“將軍,兵器作坊雖還未建成,可先做好準備,先招募有經驗的工匠。”
郭文東道:“在兩位還未到南京前,我便已經開始招募工匠了。我有多間鐵匠鋪,那些工匠直接安排到兵工廠鑄鐵即可。至於熱兵器的製作,還需另外選拔技術精湛的工匠,有勞兩位先生了。”
宋應星迴應道:“自當竭盡全力!”隨即再說道:“將軍,兵器作坊建成後,由我鑽研技術、指導工匠。其餘事務,由大哥負責。”
宋應升介面道:“我的技術,比三弟差得遠。我管好其它事情,好讓三弟專心鑽研技術。”
郭文東點頭道:“你們這樣搭配很好。宋先生早日製作出自生火銃,研究出更先進的大炮,在戰場上展神威,必定像許多科學家那樣會名垂史冊。”
科學家?兩人首次聽過這個新冒出的名次。不過,已能猜出其意思。
宋應星擅長於技術,科學家應當是指技術精湛的人。
就拿同一時期的人物來說,比如徐光啟、畢懋康都應當算得上是科學家。
郭文東再解釋一遍,何為科學家,跟兩人估計的相差不大。
該吃午飯了,郭文東在跟兩人一齊吃飯。
飯後,帶著兩人,來到還在建造中的兵工廠。
兵工廠位於城內西北處,相較於城內其它地方,這裡人口密度最小,更好地徵收土地,鑄造鐵器聲音大,兵工廠選址這裡,儘可能不擾民。
來到兵工廠,這裡有數百人在忙碌著。
主體建築已建好,目前主要是在建造屋內的各種冶煉設施。
熔爐是鑄鐵的最主要設施。
在這裡,有倉庫、生產區、住宿區、食堂、研究室、官員辦公室等一應俱全,確保工匠在兵工廠工作和生活起居所需。
特別是先進火器製造,需要技術保密,裡面的工匠不能隨意外出,儘可能做到技術不外洩,在建造之初,就在郭文東的計劃中,以後會專門派兵駐守。
“大人,這裡一切順利,可按計劃完工。”
向郭文東報告的是秦鴻陵,他四十餘歲,在鑄鐵技術方面有較高的水平,原本是鐵匠出身,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郭文東把他和宋應星兄弟相互介紹。
得知是宋應星,秦鴻陵驚喜起來,作揖道:“早就聽聞宋先生大名,只恨無緣得見。”
郭文東道:“以後一起共事,你們可多多交流。”
秦鴻陵也算是個人才,可作為宋應星技術方面的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