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宇鋒還好,他體能超好,氣喘得沒那麼明顯。
十人排著整齊的隊伍,郭文東對每個年輕的面孔都過目一遍。他們以農民出身為主,大多數是佃戶,給郭家做護衛,比租地主土地耕種強多了。
十個鮮活的面容,大多面板黝黑,他們以前皆務農,面朝土地背朝天,在少爺面前,個個都精神抖擻,這裡每天伙食好,在這待上幾天後,更是體能充足。
在郭府當護院,不僅俸銀高,還有不錯的福利,每月能固定領到三十斤大米,待遇比邊軍還要好,只要一人當護院,就能養活全家人,護院們都對少爺心存感激。
餘宇鋒朗聲說道:“我們的口號是什麼?”
十人將嗓聲拉到最高,齊齊喊道:“吃少爺的飯,為少爺效命!”
這也是郭文東的要求,讓他們每天喊口號,更牢牢記住效命的主子。
隨即,郭文東讓他們暫時休息,向餘宇鋒瞭解具體情況。
他說道:“少爺,訓練一個月後,每個人的能力更會有明顯不同,到時候可以任命組長了。”
根據郭文東的人事安排,護院每10人為一個組,任命組長,如果以後再擴充人手,每3個組為1個班,採取三三制的模式。
餘宇鋒又再說道:“少爺,若再增加人手,庭院就不夠用了。”
郭文東:“你只管負責好訓練,我自會打算。”
他想到了去城郊開闢訓練場,可江南地區富庶,人比較稠密,除了山上外,基本上沒有無主之地。
這不難解決,郭文東可以購買土地,建造訓練場地和倉庫、宿舍,先打造出一批戰鬥力強的護院隊伍。
他隨即又考慮到,在城郊沒有耕地,要是招募太多護院,難免招人注目。
如果大量購置耕地,以保護土地為由,這比較容易說得通,這可以名正言順增加護院人數,許多大地主都有自身的看家護院。
吃過午飯後,郭文東又再思考著以後該如何發展,後年清兵南下,必須儘快建立起自身的武裝力量,必須擁有能夠跟清軍抗衡的武裝力量。
即使大量購買土地,能夠充當護院的人數也不宜太多,該怎麼辦呢?
郭文東為此煩惱著,在正房來回渡步,煩躁不安,要是解決不好,後年要麼做奴才,要麼一命嗚呼。
不知過了多久,郭文東想到了古代兵役制度,想到了府兵制。
對了,唐朝時期的府兵制,可以全民皆兵,凡是在相關年齡段的男人,平時耕種土地,農事閒暇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
何不將府兵制靈活運用到自己身上,藉助倉庫這個金手指有源源不斷的金錢來源,最大規模地購置土地,土地不採取出租方式,而是採取僱傭制,僱傭十八至三十歲的男人耕種,給予不錯的工資待遇,在農閒時對這些人進行訓練。
在這個時期,即使在江南地區,照樣有大量的佃戶,他們僅能溫飽或者還吃不飽飯,只要能給予足夠好的待遇,確保比做佃戶強得多,一定能大量招募青年男子。
哈哈!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明年滿清入關後年南下江南,抓緊時間或許還來得及,至於武器裝備,見一步走一步,以後再看情況處理,先把第一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