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東同樣記得這個名字,他同樣是抗清英雄之一,清兵南下後舉兵抗清,被俘後遇害。
“大家為何事煩憂?”
吳應箕看著氣氛有些沉重,開口問道。
陳子龍說出剛才情況。
這下,吳應箕對郭文東也另眼相看起來,說道:“文東,你跟復社之人一樣,有憂國憂民之心,不如加入復社,一同致力改變這種局面?”
他本身跟郭文東就有交情,只是不像侯方域那麼深,所結交之人,多以政見相同或相近者為前提,在郭文東大婚時,吳應箕有參加婚禮。
這下,郭文東略顯尷尬,說道:“朝廷黨爭激烈,文東不宜加入,凡是有利於抗擊清軍之事,自當全力以赴。”
他表明自己的態度,卻又避擴音及朝廷,大明是否滅亡,他真的不關心,本身這個朝廷早已爛透了,他在意的是絕對不能做奴才。
郭文東已明確表態了,吳應箕也不好相逼,對他勉勵幾句後,在主桌席上坐下,陳子龍同樣在復社地位很高,坐在他旁邊。
八仙桌已有八人,剩下的八人將會安排在另外的桌子。
郭文東把可樂、威化餅、巧克力給陳子龍、吳應箕品嚐,兩人嘗試之後,大聲稱讚著。
聚會的約定時間快到了,陸續有人到來,侯方域都給郭文東分別介紹,其中有個人,郭文東在前世還在讀書時,教科書就有這個人的大名,他叫顧炎武,被冠以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稱號,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聚會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此次聚會是由吳應箕以個人名義發起,並不為了特定事情,算是非正式聚會。
全部人員都到齊了,都嘗過了郭文東帶來的洋貨,都為此誇讚了幾句。
隨即,眾人縱論起來。
談論的內容,或詩詞歌賦,或是天下形勢,或議論朝政,抨擊朝廷黑暗之處。
其中,阮大鋮成為眾人討伐抨擊的物件。郭文東知道阮大鋮這個人,在明末算是有些名氣,萬曆後期進士,他先依東林黨,或投靠閹黨,反覆無常,為人卑劣,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也算有些才華的小人。
隨後,眾人談論到天下形勢。
“關外松錦一戰,大明損失慘重,僅靠山海關和寧願孤城,難以抵擋清軍,清軍完全可繞開山海關入關,此前數次入塞劫掠,朝廷皆無可奈何。”陳子龍開口談論著,語氣中充滿無奈和嘆息,接著再說道:“孫督師坐鎮陝西,招兵買馬,訓練士卒。闖賊再次復起後,投靠他的能力更多,李巖、宋獻策、劉芳亮等皆是有能之人,其勢甚大,孫督師是勝失敗,關乎大明,若他再敗,大明真的無可挽回了!”
聚會之人皆是讀書人出身,其中也不乏鑽研軍事的,陳子龍很喜歡鑽研實用性知識,對軍事、賦役、財經、農田、水利、教育文化、典章制度皆有所研究,就任諸暨知縣以來,政績斐然。
吳應箕道:“孫督師通曉軍事,按理說應該不會敗於闖賊。”
對於孫傳庭跟李自成最後是勝失敗,每人有不同看法,共同點是,每人都希望朝廷軍隊能獲勝。
“即便朝廷軍隊能獲勝,若皇帝不整頓朝綱,不革除弊政,能對付滿清鐵騎嗎?清軍戰力強大,豈是李闖的軍隊能比,大明軍隊也難與其爭鋒,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軍跟清軍屢戰屢敗,這是最好的驗證。”
這時,郭文東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