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軒道:“根據末將多日打探得知,目前魏國將絕大部分糧草,都放在了烏山,烏山距離牛頭山不遠,透過斥候多方探路得知,倒是有一條小道可以抄襲烏山,我們大可以將主力軍隊,全部放在前線,牽制敵軍動向,依靠騎兵襲擊糧草來獲取大勝。”
鄧齊聞聲皺了皺眉頭,道:“這條計策,倒是與當初牛大山大戰中魏軍所採取的計策頗為相似,會不會容易被敵軍識破?”
令狐軒道:“天下計謀,如出一撤。好的計策,只分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景之下使用,彼時使用,與當初牛頭山之時使用,其效果可一樣?”
鄧齊抱拳道:“受教。”
唐國皇帝拍板決定道:“那好,既然已經決定,那就派出使者,去跟魏軍下戰書吧!正好,朕也想見識一下,那位魏國的女劍仙,究竟還會不會再次出手,如果再次出手,究竟能夠強到什麼地步!”
眾將士齊齊抱拳道:“末將遵命!”
半日後,魏軍大營迎來了唐軍使者。
出任魏國的使者,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種高危職業,只不過,這一次趙長青心情很好,沒有選擇殺使者。
唐國使者走後,他在營帳裡放聲大笑,將陳慶之等將領的緊張心態都是緩輕不少,“也不知這個唐國皇帝是傻了還是瘋了,居然選擇和朕決一死戰?朕看他們就是想找死罷了!”
未戰先傲,這不是一個好兆頭,諸葛亮忍不住說道:“陛下,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按理來說,連我們都知道,唐軍與我們爭鋒,肯定是要處於下風的,唐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做?一定是有別的原因,所以微臣希望陛下,能夠小心謹慎對待。”
趙長青擺了擺手,絲毫不在意道:“無妨,就算是唐軍有詐又能如何?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唐軍將會如喪家之犬一般,一敗塗地!”
諸葛亮一時無言。
主要是魏軍太順了。
一場本該驚天動地的戰爭,可每一次的短暫交鋒,都是魏軍勝利。
就是因為這種順利,才導致讓很多將士們驕傲自滿。
如今,就連皇帝陛下也是如此。
其實不光諸葛亮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連賈詡也是如此,不過,他沒有將這個問題,想象的比諸葛亮要重。
他緩緩走了出來,向趙長青說道:“陛下,關於兩軍決戰一事,微臣心中倒是有條計策,能夠讓我軍的勝利事半功倍。”
趙長青來了興趣,好奇道:“是何計謀,說來聽聽?”
賈詡作揖道:“陛下,目前我軍有三百萬甲士枕戈以待,可收攏將士,在決戰時期,調出百萬兵力,與之正面相爭,在調百萬大軍,從地方後側包抄,其餘百萬,猛攻太安城。唐軍與我軍相比不同,他們的兵力有限,只有兩百萬,兵力還要分散各郡,倘若他們真的出兵與我軍決戰,太安城的兵力必然會出現空虛,這正是我軍收復太安城的大好時機。”
岳飛聞聲附和道:“陛下,不管敵軍想要做什麼,軍師這條計策,是我們目前最為穩妥的計策,再不濟,也能使我軍立於不敗之地。”
諸葛亮緩緩開口道:“只怕敵軍與我軍正面決戰是假,背後偷襲是真,畢竟,我們瞬間能夠想到的計謀,敵軍沒有理由想象不到,他們這樣做,一定有其它原由。”
這時,李存孝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脫口而出道:“你們猜,是不是烏山的糧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