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這架勢,好像是要打一場滅國之戰啊!
端帝長孫野立即下令,傾舉全國資源,全部堆到邊關,與魏軍決一死戰。
陳慶之等人接到皇命,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這場仗,陛下要打,爭取要將端國打痛。
那麼,陳慶之等人就知道該怎麼打了。
不圖佔地多少,只求殺敵多少。
只要將端國的兵力消耗掉一個數字,就會讓他們記住這個痛楚。
不然,佔領多少地盤,只要端國的兵力還在,端國就不會感到心痛。
接下來的幾日,魏軍的一眾將領們,一直在秘密部署戰局。
大概過去兩個月之後,魏軍的所有軍隊都已經囤聚一處,開始向端軍發起總攻。
為了防止唐國的軍隊從中作梗,岳飛還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死死盯著唐國軍隊的動向。
不求擊敗唐國的軍隊,只求能夠拖延他們馳援端國的速度。
然而,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趙雲和陳慶之聯合起來,可謂相得益彰,互相補了對方不足之處,打起仗來,配合默契,讓端軍吃了很大的苦頭。
‘紅雲關’一戰,共殲滅端軍八萬,但是唐國的軍隊,卻並沒有任何動向。
這讓魏端兩方都很吃驚。
合著折騰的動靜這麼大,結果只是來看戲的?
數十萬大軍,一路向端國的都城逼近,端國國君長孫野親自寫信,想讓唐國的軍隊出動。
但是得到的回信只有四個字,那便是‘時機未到’。
唐國還要等待什麼時機?
現在都快火燒眉毛了!
為了能夠讓唐國出兵,端帝又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長孫野現在是悔不當初。
當初締造新盟約的時候,唐國送來很多好處,時間這才過去多久,端國便是幾倍的奉還回去了。
倘若當時真答應了魏國合盟的態度,應該也沒這麼多事了吧?
唐國出兵了。
但是和魏軍打起了游擊戰術。
就像是來看戲一樣,其主力部隊,一直避免與魏軍的主力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