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
北州。
此地臨靠晉國邊境。
諸葛亮正在北州郡城監督後勤糧草的運送。
他要將北州郡城的所有糧草全部送到大後方,因為這裡,很快就要被端國與唐國的聯軍攻破了。
有將士十分不解諸葛亮這個做法,因為只要稍微用心抵抗,其實北州郡是不會失守的,只要等到後軍馳援,依靠城內物資,可以堅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這一段時間內,再不濟,也能夠獨善其身,有一絲希望可以力保北州不失守,為什麼不去做呢?
世人都說丞相論行軍作戰不輸已逝的曹老國公,但是日子已經過去這麼久了,還不見絲毫勝勢,反而連連敗卻的幾陣,已經讓魏軍都失去了志氣,志氣大損,可比損兵折將厲害多了。
正是因為心中不解,所以向諸葛亮詢問起原由。
他們不相信,陛下素來有識人之明,豈能會在國戰的用人程度上有所紕漏?
這是不成立的。
所以他們想要迫切知道,丞相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諸葛亮知道營中諸將的疑問,他本想著,心中的計劃只有一人知曉,時至今日,若是在不透露隻言片語,恐怕士氣便是真的無法挽回了,更為重要的是,目前陛下剛剛重組內閣,不能再這個時候,遭人彈劾或是猜忌,必須穩定住時局。
作為一名合格的謀士,在謀己之後,才能謀國謀天下。
所以,諸葛亮是根本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之地,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位國家盡忠。
為了不讓諸位將士干擾到自己的計劃,安撫軍心,是必要的手段,但是也不能透露太多,因為所謂的陰謀詭計,根本就不需要太多人知道。
知道的多了,施展起來,反而束手束腳。
他向諸位將士們說道:“多日以來,我讓諸位將軍逢敵必敗,是要讓對方輕視我等,亮心中已有一計,可讓聯軍崩潰,此計需要諸位將軍配合,切勿將此間之事,傳於他人。至於到底是何計謀,屆時各位便是知曉了。”
營中諸將你言我語議論紛紛起來,他們其中有幾位老將,在多年前就跟隨皇帝陛下南征北討了,對於眼前這位最早擔任軍師祭酒的丞相,其實非常佩服,進而,他們漸漸期待起了丞相腹中之謀,對他產生信任。
營中諸將也由此不在發牢騷,將要下去準備撤離北州之事了。
而就在這時,有斥候前來相報,說是端軍與唐軍的聯合大軍,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