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指不定這個陳慶之得壞我多少好事!
經由大皇帝開口之後,群臣接下來的反應,倒也在趙長青的意料之內,其中,以李子淵的反應最為令他厭惡。
李相先是微笑般的看了看陳慶之,又向趙長青點點了點頭,搞得大皇子殿下心中一陣惡寒,心中正猜測這老頭是否有什麼特殊癖好時,便聽他向皇帝開口道:
“啟稟陛下,自然是大勝,那就當大賞!陳慶之將軍護國有功,破敵為先,實為國家之殺器,社稷之棟樑啊!”
這話無形中,將陳慶之的形象拔高了數個層次。
丞相開口,許多文官體系中的人,自當大力支援。
反正是一名武將,不會威脅到整體文官集團的利益,而且還能跟丞相保持一種友好的態度,這種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趙長青就噁心了。
他媽的。
向我點頭之後,轉身就向父皇稟告要大賞陳慶之。
這特麼什麼意思?
擺明了和我作對啊!
陳慶之封賞越高,從某種意義上便證明自己的決策就越失誤。
真是氣煞本殿下!
大魏皇帝在李子淵語落後開口道:“丞相所言有禮,陳愛卿,說說看,你想要什麼獎賞?”
在有心人眼中,這是皇帝放出的一個訊號,他要開始重用武將,用來牽制文官集團的勢力。
對於執政者而言,古往今來都是皇權與相權爭執,無論今古,政治這東西,從沒有一家獨大的說法,任何稱得上‘信仰’的存在,他也有敵人。
陳慶之半跪在地,回聲道:“啟稟陛下,此戰之勝,皆因新軍兩千袍澤之功,慶之萬萬不敢將此戰役之勝據為己有。
更何況,若無大皇子殿下點撥,慶之也無法率領新軍將士將敵軍糧草輜重等損壞。所以如果陛下一定要賞的話,就請賞新軍袍澤兄弟以及大皇子殿下吧!”
不得不說,陳慶之玩的這手極妙,如今新軍剛建,打出名氣才最重要,而讓皇帝陛下賞賜新軍將士,也是為了在未來能更好的招攬精英士卒。
而且,也給自己按上了一頂不居功自傲的帽子,最關鍵的地方便是在於,讓大皇子再一次有了封賞的機會。
陳慶之給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大皇子的人,若是自己表現的太耀眼,甚至掩蓋了大皇子的風采,總歸是不好的。
更何況,此戰之勝,在他心裡,確實是和大皇子有關係。
滿朝文武再度露出詫異的表情。
此戰之勝,又和大皇子有關?
這大皇子,就這麼會打仗的麼?
早知道當初朝廷就不讓孟浩然那個老匹夫去掛帥了,敗了不說,北方重鎮,幾乎都已經淪陷,大魏可謂損失慘重啊!
而南方若不是富庶之地極多,怕也無法在極短時間內,招募好大軍北上勤王。
陳慶之說出的這番話,好像在大魏皇帝的意料之內,因為他並沒有露出多麼驚訝的表情,一直是十分淡定,不過,趙長青在聽到陳慶之的言論之後,卻顯得異常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