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的趙長青呢?
還在家悠閒的睡著懶覺。
他這輩子最大的期許便是能夠像現在一樣鹹魚。
沒有什麼是可以比鹹魚更能體現人生價值的了。
無外乎就兩個字‘舒坦’。
陳慶之以及麾下士卒,因為來的快去的也快,再加上有老謀深算的曹參相助,自然而然的就避開了敵軍的重重堵截,經過一夜時間,順利的返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後,為防止敵軍氣急敗壞趁機反撲,曹參特意留在了城頭之上觀望敵軍動作,若是真有敵情,憑藉經驗,他可以堅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城中守城器械,擊退敵軍。
回京之後,陳慶之讓麾下士卒返回營中歇息了。
畢竟,此次突襲一戰,雖然沒有傷亡慘烈,但是每個士卒,其身心,都已經是過度勞累了。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進宮,將這一條喜訊告知皇帝以及大皇子。
大魏皇帝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龍顏大悅。
其實,他透過只接受自己直接管理的情報部門也得知了陳慶之突襲的結果。
只是沒想到,說是去城外練兵的這小子,居然膽敢跑去偷襲敵軍糧草輜重。
不過,只要打了勝仗便好。
打了勝仗便要賞。
魏國現在迫切需要的便是勝利,用來鼓舞軍心民心。
哪管你是否陽奉陰違?更何況,就這件事情來講,陳慶之也算不得陽奉陰違,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偷襲敵軍,也可以說是拉練新兵的一部分啊!
只不過,大魏皇帝還是有一點想要問清楚,“陳慶之,你會怎麼想起來昨日突襲敵軍後方糧草的?”
陳慶之毫無避諱道:“回陛下,皆因大皇子一句上善伐謀,令末將茅塞頓開,才會想到這個下策,使敵軍目前處境雪上加霜。”
恰逢此時有人來報,皇帝從他口中得到訊息,楚國的軍隊又開始後撤,而且戰線逐漸拉長,用來緩解當前的燃眉之急——糧草被燒。
戰線拉長,足以說明,對方的後勤出了問題,而且還是大問題,所以他們迫切需要大後方的供給,只有徹底的讓軍隊鋪展開來,才能在一定意義上保證供給線的安危。
不管怎麼說,聽到敵軍後撤的訊息,這對魏國來說是一件好事。
大魏皇帝深深看了一眼陳慶之,心道:“又是因為老大!”隨後便強行把他留下,並讓他在宮內歇息、沐浴,夜晚還賜了宮女,但被陳慶之婉拒了。
他現在只想將這個好訊息告訴大皇子,想讓他高興高興,並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即使滿朝文武百官都不理解他的深意,自己也會牢固的站在他的身前,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但是無奈不能違了皇命,更何況,在宮內歇息,這是無上殊榮。
在見到陳慶之此人不為美色所動之時,大魏皇帝就知道自己輕看了對方。
看此等人傑,始終變不成自己的心腹,他,經過自己的重重厚恩之後,卻還是願跟老大搏一個幾乎沒有明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