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把高倩倩和劉神全這兩個瘟神給趕走之後,白鹿村便恢復了昔日的寧靜。
可現在居然在葫蘆灣居然又出現了一具女屍。
看來白鹿村真是個是非之地。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月十五,我和柳爺準備了一番,便趕往了葫蘆灣。
葫蘆灣離白鹿村挺遠的,一半在白鹿村,一半在三堰村。
大舅之所以管這事兒,估計就是因為葫蘆灣有一半的歸屬權屬於白鹿村。
路上柳爺對我說,這葫蘆灣其實是鎮壓那十二蛟龍留下來的最後一條河,這條河很寬,目測得有十幾米。
而且水深灘急,有些地方還有漩渦。
而這條河被稱之為大寧河,橫跨好幾個鎮,最後流入倒山寺裡面了。
葫蘆灣果然和柳爺說的一樣,三座孤山並排而立,大河被分成了兩半,中間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座道觀。
從下面只能隱約看見一點紅牆黑瓦。
我長這麼大,還從沒來過葫蘆灣。
三山分水之地,這在《青亡鬼經》上有記載,按照傳統的堪輿學解釋,山為陽,水為陰。
但實際上,山向陽才為陽,背陰為陰,水靜為陰,水動為陽。
堪輿學當中有七十二山龍,也有三十六水龍,這個就不多解釋了。
葫蘆灣附近的岸邊站了許多看熱鬧的人,我唯獨沒看見劉家來人。
柳爺在大舅的引領下來到了河邊,河邊有一個竹筏子,竹筏子上面還站著一個光膀子的老船工。
大舅和三堰村的村支書交談了幾句,好像是在談論葫蘆灣的歸屬問題,最後也不知道商量出什麼結果來了,反正是不了了之。
有一說一,大舅作為村支書還是相當合格的,時刻為白鹿村的老百姓著想。
我估計他知道是我誤打誤撞燒了表哥的生契,但他不好責怪我,因為這件事本就是他做錯了。
柳爺走過來,把他經常揹著的蛇皮口袋給了我,叮囑我道:“這裡面有尋骨羅盤,還有符籙和香這些,本來你手裡有打鬼鞭不需要這些東西,但你還是帶上吧。”。
這是柳爺的一番好意,我自然不能拒絕。
柳爺又對站在竹筏子上的男人說:“水猴子,鄭山河就交給你了,這一片你最熟悉,你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
水猴子紅著鼻子說:“柳爺放心,葫蘆灣雖說兇險,但在我水猴子眼裡就是小兒科。”。
這個男人三十幾歲,個子矮小,但是有一身腱子肉,而且渾身面板黝黑。
現在基本上已經進入冬天了,他光著膀子,卷著褲腳,穿著一雙草鞋,卻絲毫不覺得冷。
他扯下腰間的葫蘆,仰著脖子喝了幾口,一股沖鼻的酒味兒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