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也沒有人、沒有龍配得上祂出劍。
是的,
對於這樣的人物,需要用“祂”,那是超凡入聖的存在,震懾群仙,只會存在於神話之中的存在。
燕司主也仰頭去看,
她冷冷地笑,說道:“雲中來,雲中來……”
“那口劍,叫做雲中來?”
幾乎在剎那之間,周虞便猜測到,這口劍的主人可能是誰。
他驚歎說道:“君不見裴將軍,一劍雲中來……”
周虞的識海之中,靈魂起伏如狂潮,思維疾速運轉,勾連他所知的種種訊息,做出判斷。
“原來是他!”
有唐一代,有三絕——
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
還有裴旻的劍。
裴旻被稱為大唐劍聖。
據聞,李白少年時,曾從他學劍,於是當李白成為李太白,李太白的劍便號稱有唐一代第二。
周虞修行有《大荒流劍經》,便出自《太白劍經》,正是傳自李太白的劍術。
裴旻當然稱不上“聖”,不過是凡人無知,強以為聖。
“是啊,李太白的劍,學於裴將軍,那裴將軍的劍學於誰呢?”
史上記載,開元年間,裴旻官至左金吾大將軍,為天子鎮守北疆。
其母去世,便請畫聖吳道子作遺像,吳道子請他舞劍為助,於是裴將軍“擲劍入雲,颯然風起,歸劍如電,還於鞘中”。
如此描述,幾乎是公然記錄修行者的飛劍擊殺之術。
凡人擲劍,豈能入千丈雲霄?
周虞幾乎可以想象得到其時的情形,裴將軍隻手持劍鞘,劍從千丈雲端而下,好似電光,直入鞘中,當場之人無不駭絕。
原來,裴將軍的劍,叫“雲中來”。
葉道士也嘆道:“裴將軍的劍,常年在雲中蘊養祭煉,劍隨人走,呼之即從雲中來,故稱為‘雲中來’。”
“裴將軍何在?”
周虞問道。
葉道士笑著猜測道:“應當是在懷仙館中?”
便見那被撕裂開的濃厚陰雲之中,血濺長天的青鱗巨龍咆哮痛吼著,一片片龍鱗隨著血雨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