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貞觀五行劫> 〖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長安》 第一章朔風迎雪胡笳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長安》 第一章朔風迎雪胡笳起 (2 / 3)

“第一勇士麼?”漢族青年無聊地打了呵欠,“那麼打敗第一勇士的我,不知該稱為第幾勇士?”

“那是因為你像羚羊一樣跳來跳去,我族比武根本無人會像你那樣避而不戰!”胡族少年憋紅了臉,說話變得結巴起來,“而且……而且賽爾庫是我族的雄獅,我族的雄獅才不稀罕與別族的羚羊相比。……對,就是這樣!”

“真是奇怪,雄獅居然連個羚羊都打不過。”漢族青年輕飄飄地回了一句後,吹響胡笳,不去理會胡族少年殺人般的眼神。

婉轉笳樂漸起,風竟似小了一些,天空中飄下細小的雪花,追隨著跎隊,一路漫舞嬉戲。

漢族青年名喚喬知葉,是中原百工盟喬氏一族的少主。胡族少女麴銀霞曾是西域高昌國的公主。兩年前,本是大唐屬國的高昌,因投靠西突厥與大唐為敵,而被大唐破國,一眾親貴皆被押解長安。倖免於難的麴銀霞在喬知葉的幫助下,於數月前,以皇女的身份正式繼任高昌族族長。為了一族的生計,她被喬知葉說動,帶領族人前往長安販賣貨物。而那名胡族少年,是高昌族第一勇士賽爾庫的弟弟布加特。

臨近黃昏之時,紛紛擾擾的小雪止住。陽光破雲而出,遠遠可見巍巍然一座巨城顯露於萬道金霞之下。

長安城終於到了!

高昌駝隊經開遠門,透過例行城檢後,進入城中。麴銀霞第一眼望去,便被寬達百米的主街震撼。

長安城依山勢而建,佔地極廣,街道寬闊平正,佈局整齊有序,所有街道兩旁均挖設寬三米深兩米有餘的水溝,並植有槐、榆、柳、楊諸樹作為行道樹。此時雖是初冬,樹木凋零,但仍可想見盛夏之時樹木蔽日成蔭,此城將是何等繁茂。

然而,即使冬天來臨,也不能阻擋遠來客商們的熱情。開遠門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常有從更西方的波斯或大食前來的胡商,高昌駝隊夾雜其中並不顯眼。高達十丈的城牆將朔風阻擋於外,城內熱鬧得令人目不暇接,往來的人流使氣溫似都升高了數度。布加特是第一趟出遠門,明明驚歎得嘴巴都合不攏,卻故作成熟地忍著不出一聲。

喬知葉顯然是常客,邊駕車邊向麴銀霞殷勤介紹:“要說這長安城可是名副其實的古都,周文王曾遷都至此地附近,若是從那時算起,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秦、漢各朝都曾在此大興過土木,漢朝更是以長安為京。不過現在的長安城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座城了。朝代更替,皇權變換,傳至隋文帝楊堅之時,漢長安城歷時已久,城中宮宇朽蠹嚴重。更糟糕的是,排水不暢,汙水往往聚而不洩,以至於生活用水都受到汙染,有股鹹腥之味。有一天哪,楊堅夜裡夢到洪水將長安城淹沒,醒來後他決意另起一座新城。喏,現在這座就是那時建的新城。……你想去看舊城?那地方早已經無人住了,破爛得像座鬼城。……好好好,哪天得空帶你去看看。再說這新城,那建的可很有說道,取法於天地,講究的是天人合一。……何為叫天人合一?這說起來有點複雜,就以這長安城舉例吧。它分成三個部分: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宮城、皇城自然是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面南背北,彰顯帝王為尊。咱們現在走的呢,就是外郭城,環繞整齊,似百僚拱侍。看見沒有,這些街道修建得橫平豎直,將這外郭城像切豆腐似的方方正正地分成了108坊。要是從天上往下看,長安城就像一座棋盤。我來考考你,為何不是99坊也不是100坊,偏偏是108坊呢?……你真聰明!是按天上星宿來的。這就叫做法天象地,天與人合為一處,也算是天人合一的一種……”

說話間,駝隊來至西市。

顧名思義,西市是長安城西邊的集市,不過它與一般意義上的集市大不相同。還未出發之前,麴銀霞就曾聽他說起“不到長安不知城大,不進西市不知人多”,本以為大概跟高昌王都最熱鬧之時相差無幾,如今親眼見到,才知根本不能相比。長安城中的每個坊是由圍牆圍起來的整條街區,西市佔地足有兩個坊大,四周光市門就開了八道。西市內的街道雖不如主街般寬廣,卻也有四五十米。如此寬暢之地本來就算兩排駝隊交錯而行也不應覺得擁擠,然而事實雖並非如此。除此之外,西市的人多並不僅指人數,還代表著不同國籍。在開遠門外已可見到不少胡商,西市裡的商人簡直與這裡商品一樣種類齊全。不僅波斯、突厥、回紇、吐火羅、粟特等胡商匯聚一堂,還有來自東北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人,以及東方島國的倭國人。而那邊幾個面板髮黑、頭髮捲曲、慢條斯理的遊蕩者,據喬知葉介紹,是來自唐僧求取真經之地天竺。

看著寬暢的街道被形形色/色的商客擠滿,麴銀霞不禁感慨萬千:長安城不愧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城,難怪會令各國來朝。怪不得父皇當年一入長安,便決定歸附於唐。想至此,她忽然嘆了口氣:當初高昌因“地勢高敞、人廣昌盛”得名,引以為傲的王都亦都護城便是以舊長安城為藍圖。雖然還未見識過舊長安城,現在看來,亦都護城與新長安城之間的差距實如土坡與高山般巨大。

“怎麼,羨慕了?”喬知葉眼見心明地一笑,“你看到長安城現今的繁華,恐怕根本想像不到當年的冷清。十來年前,由於經常受到突厥的騷擾,長安西面的幾座城門經常緊閉不開。兵荒馬亂的,敢來做生意者可並無幾人。血本無歸還算是好的,若是一個不巧,連命都要賠光。最危險的一次當屬聖上剛繼位之時。趁著人心慌亂,東/突厥的頡利、突利二可汗結盟,率20萬大軍南下,佔領了離長安不遠的武功城,兵鋒直指長安。當時城內兵力空虛,其勢岌岌可危。

聖上臨危不亂,施以離間計,空盡國庫所藏珍寶,令突厥各部離心思歸。然後他不惜以身犯險,只帶數人前往渭水,隔河怒斥頡利、突利可汗背約來犯。並布疑兵,讓二汗看到他身後唐/軍旌旗搖動,軍容整齊,令其以為唐/軍強大,難以攻克。最終,他在渭水河畔、便橋之上,刀斬白馬,與二可汗訂下互不侵犯的盟約。

雖然渭水之盟令聖上聲威高漲,但幾乎被敵軍兵犯國都,對於任何有為之君來說,都是奇恥大辱。此後,大唐秣馬厲兵,誓要根除突厥這一大邊患。說起大唐的轉機,當從貞觀三年年底算起。當時東/突厥違背盟約兵犯河西,肅州與甘州守將堅壁清野,利用城池阻住突厥騎兵,令其無功而返。貞觀四年,在聖上授意之下,大唐開始大舉反擊,唐/軍主力及可戰之將幾乎傾巢而出,終於平定了東/突厥這一大患。經此一戰,雖然西突厥仍存,卻已然勢弱,大唐威望高漲,逐漸引來四海商客。”

一件往事被他講得繪聲繪色,如同說書,麴銀霞聽得心旌搖盪:好一位有勇有謀的天可汗!突厥橫行西域無人能敵,那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極兇一族。然而這位大唐天子臥薪嚐膽,不過數年就反敗為勝。

望著川流如潮的商客,她慨然道:“貞觀三年。如今是貞觀十六年,算算也不過十三年。”

“是呀,從冷清到繁華的十餘年。”喬知葉心有同感地與她望著同一方向,“記得我少時初來長安,街上行人稀少,商客更是難得一見。邊患除,國威振,商客自然雲湧而來。商客雖屬賤業,可若無商客往來販運貨物,長安城也不可能如此快速地繁榮起來。歷代君王素來重農抑商,但當今聖上卻是少有地支援商業,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京師長安和陪都洛陽就不必說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內陸的洪州、楊州、益州和西北的沙州、涼州,也都商賈雲集之地。”

麴銀霞點頭沉思:看來想要國富這商客往來是必不可少。可惜賽爾庫看不起商客,埋怨她身為一族之長,卻要經商,一氣之下離開了她。

沉吟了一會兒,她問道:“我聽聞當今唐皇曾經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不知他是否真能做到?”

喬知葉道:“別人暫且不提,只說當年突厥頡利可汗被擒至京。聖上見他住不慣房子,便讓他去靠山的虢州當刺史,打獵散心。頡利可汗不願前往,於是聖上改封他為右衛大將軍,在長安城內賜下良田美宅。後來頡利可汗去世,聖上追贈歸義王,又詔令他的國人來葬。聖上對他可謂厚待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