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份,王琦的那篇文章帶來的喧囂,非但沒有減弱下去的驅使,還愈加風起雲湧。
民間對於此事的討論,已經到了道統爭鋒的路子上。
很多道學生,動不動便搬出孔孟聖人,想要以此駁倒王琦那篇文章的立意,但是無論如何,從京畿到江南,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招收女性工人。
畢竟,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女子每天的工價要比男子要低上不止三成。
而且,女子也更加的服從管理,在工作熱情和工作細緻程度上,也比男子更加有優勢。
無論如何,王琦的這篇文章,雖然在道學和士林引起了巨大的反對浪潮,但是在實際的民間,反而得到了很多人實際行動上的擁護。
不過,最近幾日,王琦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這篇文章上了,因為顏思齊已經開始著手對臺灣的收復行動。
這次的行動,是以議會名義為主,民間支援為輔,南京以及福建當地支援了部份人手和資金,而顏思齊則組織自己的武裝和人員,打算從兩個方向對荷蘭人進行圍捕。
到目前為止,圍剿和收復已經進行了一個月,議會方面算是順利推進,而荷蘭人因為後期的補給不足,已經逐漸了將兵力收縮,佔據了南部地區,企圖負隅頑抗。
今天,王琦便受到了王壽從南京城傳回來的信件。
“荷蘭方面想要透過和談,共同開發臺灣,換句話說,南北平分!”
王琦合上書信,對坐在一旁的鄭一官道:“一官,有些人便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平分臺灣?我還要他荷蘭女王給我來給我跳舞呢!”
雖然不知道王琦為什麼對一個臺灣如此耿耿於懷,不過鄭一官也知道現在該說什麼話:“明天我會回福建一趟,將執政大人的態度表達清楚,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染指我臺灣地區!”
“這是其一,其二便是把這封信交給王壽,”王琦說著,將桌子上的信件遞出。
在王琦的心裡。
南京城作為華夏沿海的橋頭堡,現在的定位不僅僅是南方的政治和議會中心,更是以後面對國外使臣以及商貿隊伍的先頭堡,如果要使得華夏在近代世界快速發展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則這種政治覺悟要快速的樹立起來
而應天府可能無法承受如此多的商貿和人口的湧入,那麼南京城的東北方,便有一塊上好的土地,可以作為經濟中心。
這是王琦對於未來承接國外市場的準備計劃。
咚咚咚!
正在說話時候,門外傳來侍者的敲門聲。
“大人,王化貞求見!”
鄭一官聞言立刻起身:“大人,那我先去了,等回到南京,諸事再向大人彙報”
王琦點了點頭:“好,你先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