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兩京數省因為伐金之事暗流湧動的時候,遼東的戰事已經是一觸即發。
昨日一早,隨著王琦的手令簽發,遼東總兵秦二寶親自率領四萬餘大軍,越過遼河一線,進逼遼陽城。
而在十一月七號,冰天雪地之中,千里跋涉的明軍已經抵達他們所要進攻的第一站。
遼東第一雄城,遼陽城。
戰馬的鼻端噴出兩道長長的白氣,四蹄踏在雪地上,留下雜亂無章的痕跡,遠遠望去,綿延數里的大軍正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行軍,大雪還沒有停下,行軍的腳步剛剛過去不遠,馬蹄和車轍,以及步兵行軍的痕跡已經被迅速遮掩起來。
過不了多久,大地就會重新變得一片蒼茫白淨,好似從來沒有人出現過一般。
秦二寶喜歡黑色的黃銅護胸甲冑,所以在白皚皚的天地之間,異常的扎眼,其麾下眾多將領,也都上行下效,皆是一溜的黑甲紅罩。
此刻,這位接替了祖大壽軍職的遼東總兵官,眯著眼睛定定望了望遼陽城的方向:“傳令,大軍在遼陽城南五十里處千山山麓下紮營,今晚就在山下過夜!”
“遵命!”
親衛得了總兵官的軍令,沒有任何的遲疑和猶豫,直接下達了傳令兵,而後旗手,步兵,騎兵手,斥候盡皆穿梭在大軍之中,傳遞著總兵大人的軍令,不到一炷香時間,軍令便已經下達到每個人的耳中。
千山山麓算是安平山的餘脈,在整個遼東平原中部異軍突起,從天空往下看,高俊的山峰聳立於大地,而後迅速向著四邊蔓延開去,而後便是一馬平川的遼東平原地勢算是中心高,四周低,而遼陽城,正好位於千山山麓的正北方。
大戰一起,騎兵中門對沖,可謂壯觀。
當秦二寶率領大軍抵達遼陽城外五十餘里外駐軍時候。
站在遼陽城的城頭,望著遠處群山峻嶺之間的茫茫炊煙,阿濟格恨恨道:“那王琦也不過如此,大軍出征,只圍不攻,還卻城近五十里,才敢駐營紮寨,名不副實也!”
自從王琦赴遼那一天起,代善就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向著遼陽城增加兵力,以防止王琦的突然襲擊。
既然不能和談,不能以和為貴,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對王琦有任何的忍讓了。
“明軍想要遼陽城?先死傷萬餘眾再說吧!”
這是代善給阿濟格和額爾登下達的死命令:據遼陽城而守,必須將明軍死死的拖在遼東以南,寒冬臘月,就算有王琦領軍,明軍也絕對死傷慘重!
跟在阿濟格身旁的額爾登緊了緊身上的棉絨厚甲,附和道:“天氣驟然轉冷,那王琦必然沒有料到,數萬人的吃喝拉撒,無論如何,不可能在短期內之內解決,慢慢耗死他吧!”
不必出城與其作戰,只要以逸待勞!
這便是代善和諸議政王商議的定策。
畢竟,只要做事便有變數,便容易出錯,王琦便會抓到破綻,反而不如據城而守來的安心。
反正心急的絕對不是大金一方。
“據我所知,帶兵而出的,是明軍新任的遼東總兵秦二寶,那王琦.還未出現,”額爾登皺眉立於一旁,有些疑惑。
“無論如何,明軍主力是在此處沒有錯的,多派出一些斥候和探馬出去,時刻關注那些明軍的動向,有任何異常,速來報我!”觀察了半晌,阿濟格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興趣,吩咐了兩句,便轉身離去。
“恭送王爺!”額爾登領了命令,躬身送阿濟格離去。
目前,整個遼陽城,一共駐紮著兩萬餘的後金兵馬,皆是百戰之精兵,大部分都是從薩爾滸之戰中存活下來的老卒——面對明軍,有著天然的心理優勢。
目前,後金的方略便是,瀋陽城為戰略核心,代善親自率軍居中而守,四周則是撫順、蒲河、平虜堡、奉集堡,將瀋陽城護衛在其中,而外圍中心,則是以遼陽城則為戰略支點,輻射整個遼南地區。只要遼陽城在,則明軍不能北上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