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民間也稱金鑾殿,是皇城之中最大的殿宇,向來是皇帝登基娶妻,或者大軍出征所用。
傳說北京城的中軸線便是一路越過永定門,穿越承天門,再過宣武門,而後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從午門一直延伸至太和殿,最後,終結在皇帝龍椅下方。傳說,若是視野足夠長遠,坐在太和殿的寶座上,極目望去,可以望見永定門口的歲月滄桑和跛腳老軍,端是神妙非常。
而今日,輝煌巍峨的太和殿被當做議院大典儀式所在,倒也合適。
漢白玉大道上,王琦走在最前面,一步步邁上了百餘臺階,其後便是六位大議員,再往後跟隨著的是各道州府的參選議員的重臣,而後便是觀禮計程車子,百姓們。
一時間,漢白玉皇城廣場,都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在北京城中生活了了半輩子,很多人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觸控到傳說中的皇宮大殿,傳說中的金鑾寶殿。
煞有介事的,有些百姓蹲在身子,伸手在漢白玉廣場上摸了又摸,嗅了又嗅。
還有人恍若夢中,站在皇宮影壁附近,望著遠處高聳的太和殿,一時間情難自禁,渾身顫慄,對著大殿重新跪了下去。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一種獵奇,或者說崇敬的心態進入午門,進入皇城,進了漢白玉大廣場,站在太和殿前。
原來,大明朝的皇帝就是生活在這種地方?
銀磚金瓦鋪就的地面,萬千玉龍架起的橫樑,屋脊的上面還有傳說中的鎮守之物,就連陽光灑下,在這裡,都好似在這一方天地鋪就了一層淡淡的金紗,讓人猶如置身夢幻之中。
長久的生活在如此環境中,就算是一介凡人之軀,長此以往,也會自覺高於普羅大眾,堅信自己是天命之主,執掌眾生命運。
何其荒謬?
又何其可悲?
咚!!!
一聲悠遠而又嘹亮的鐘聲突然在眾人耳邊響起。
讓許多沉浸在感嘆和幻想之中的人們清醒過來。
“請諸大臣進殿!!!”
隨著唱和聲,百官及諸士子,百姓代表進入殿中。
此時,太和殿除了最高處的蟠龍御座之外,多餘的物件已經被清空,換上了數十張圓桌以及圍繞圓桌擺放整齊的靠背椅子。
大殿中,盤龍柱高聳,吊著九支龍燭,將原本昏暗的大殿照耀的如同白晝。
而眾人腳下的光潔如洗的石板,並不同於外面廣場上的漢白玉,而是泛著一種奇異的銀灰,散發著肅穆以及莊重,進入大殿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按照侍者的指引落座,即使有人口渴,端起面前的茶碗輕輕嘬了一口之後便輕輕放下,唯恐打破這種肅穆的環境。
隨著最上首位置幾人的落座。
眾人的目光已經聚集到七人中,那位年輕人身上,等待他開始宣告新政的成立。
此刻,王琦坐在最上首位置,輕輕敲了敲桌子,笑道:“一年前,我第一次來到皇宮時候,就是在太和殿面見的陛下,當時我還很謹慎惶恐.”
隨著王琦的開口,太和殿眾人下意識的端坐身子,雙手垂放於膝蓋,做恭敬聆聽狀。
“受封回遼之後,我時常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人要向另一個人下跪?叩請?做奴才狀?”
“為何我率軍浴血奮戰,和我的同袍在遼東和建奴廝殺的血流成河,但是大部分的功勞,被在朝諸官拿去?”
“為何高坐紫禁城的皇帝能享受萬民香火,而百姓在孤苦時候,卻只能跪地,乞求神仙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