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遼東百戶,隻手遮明> 第三百二十五章 倘若青史留名,願諸位無所遺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五章 倘若青史留名,願諸位無所遺憾 (1 / 2)

王琦坐在上首位置,饒有興趣的望著殿內的十二位大明朝部堂級高官。

他們能冒天下之不違,留在文淵閣中,本身就是一種勇氣,或者說,這些人內心深處都有著拼死搏出一個萬世之富貴的野心。

“吾名王琦,現總理事務衙門首席,大議院議員,想必諸位都是相識,就算不相識,也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了,今日我等一聚,開門見山,諸位也都聊聊!”

端正的坐在椅子上,王琦開場,其身邊自有人上前,為其斟滿一杯今年新到的安溪鐵觀音,茶葉嫩綠,隨著沸水沉浮,散發出一種令人心神皆靜的芬芳味道。

“葉向高,戶部尚書,原內閣首輔,現總理事務衙門次席,大議院議長。”

隨著葉向高的開口,其身邊也有人上前,為其斟滿一杯茶水,飄香四溢。

葉向高從與東林割席的那一天起,就只能堅定的站在王琦一邊,中途下船的下場只能是史冊留罵名,萬世遺臭,若跟著王琦一搏,則還有萬古流芳,開創新朝的機會。

王琦推選其作為大議員議長也是為其資歷,為其三朝元老的威望。

“孫承宗,禮部尚書,原內閣大學士,現總理事務衙門閣員,大議院議員。”

咕嘟嘟,茶水四分之三滿,正正好好。

孫承宗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大明利益維護者和守道者,現如今,閹黨和東林弄權,皇帝不似人君,他跟隨王琦進行一場從上到下的革命,也是抱著重塑天下道統的決心。

而且,王琦本來的計劃,便是乾清宮弒君,來一個徹徹底底的革命,但是孫承宗作為大明道統的維護者,那晚徹夜長談,以身家作保,終究是留下了朱由校的性命——皇帝還在,那天下的正統性就在,不論是這個皇帝時泥塑還是攏袖無為,作為帝師,孫承宗自覺對得起自己的本心。

“王化貞,兵部侍郎,原內閣大學士,現總理事務衙門閣員,大議院議員。”

作為王琦的舅舅,也是其大明官場的引路人,王化貞自覺的成為了王琦此次變革中的火頭兵和衝鋒鼓,無論是當日文淵閣錘殺司禮監太監,引起朝野動盪,為王琦減輕輿論壓力,還是此次跟隨入京,前後聯絡各處,王化貞都已經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所有。

以手背輕觸杯身,王化貞點了點頭,覺得溫度剛剛好。

“盧玉,戶部侍郎,原內閣大學士,現總理事務衙門閣員,大議院議員。”

雖然外界都說盧玉的上臺是沾了其侄子盧象升的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當時通政處衙門那一封奏本,在冬暖閣文武百官前為王琦張目的盧玉,早就已經拋卻身家性命,是鐵桿的齊國公心腹了。

所以,端坐在王化貞下手位置的盧玉,神態自若的以手掌掠過茶盞,而後微微點頭:茶不錯,水溫也好!

“徐光啟,禮部尚書,原內閣大學士,現總理事務衙門閣員,大議院議員。”

作為三朝元老,也是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大儒,不論徐光啟今晚願不願意來文淵閣,王琦都會派人將其請來。

無他,水工,城防,火炮集一身的大家,王琦不會放過的。

望著身前滿溢的茶水,徐光啟皺著的眉頭逐漸舒緩,也許此一番振作,真的能施展自己的畢生抱負呢?

“姜曰廣,禮部侍郎,出身南京東林學社,”姜曰廣話頭一頓,扭頭望了望王琦,才開口繼續道:“大議院議員。”

作為東林黨派來京城重整旗鼓的新起之秀,姜曰廣之所以留在這裡,就是想要看看,這位聲名卓著的齊國公,到底想要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天下?

“這茶水,倒一半便好,”姜曰廣伸手,示意半滿即可。

“咱家王體乾,”已經換回常服的王體乾又恢復了尖細的嗓音:“統領羽林衛及東廠,現大議院議員。”

“今兒個這茶水,咱家嚐起來,那是分外的甘甜,”咂了咂嘴,王體乾沒有去端茶,嘴上卻已經讚歎了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