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王庭嶽山王攜使團,賀大明遼東大捷!”
“朝鮮國陵陽君李宗攜使團,賀大明宗主國遼東大捷!”
“海西、野人女真恭賀大明遼東大捷!”
大明遼東三大外部勢力,在遼東大捷半個月之後,齊聚瀋陽城,為大明賀,為琅國公賀。
嶽山為科爾沁王庭掌權人,此次遼東大戰之中,科爾沁也是傾舉國之力,為大明平定遼東出力的,如今再來,也想著面見琅國公,為科爾沁和琅國公的堅定友誼,再夯實一些——同時,科爾沁現在準備西征,沒有王琦的首肯和南面的經濟援助,嶽山心中有些不穩。
而陵陽君李宗雖然為朝鮮國國主李輝的侄子,但是向來叔侄關係不睦,所以李宗能夠說服李輝率領使團面見琅國公,想必是大出血了,但是無妨,只要能獲得王琦的支援,朝鮮國中,下一任君主,無論如何也是李宗了。而此次遼東大戰之前,朝鮮對於出兵是猶豫的,但是出錢是果斷的,王琦此次伐金,除了三晉行商,膠東諸世家的援助之外,朝鮮的援助有所助力。
至於海西和野人兩族,此次遼東大戰之中,最初是和建州站在一起,但是當王琦率領的明軍抵達瀋陽城下的時候,就立刻反戈一擊,在明軍攻城時候,在城內和明軍呼應,內外合作,才讓秦二寶那番容易拿下這座重城。
所以.
一切結果都是合理的,一切也都是必然的。
“當初王庭一別,半載有餘,共計建州的誓言猶然在耳,琅國公就已經掃除內外大患,躋身大明頂尖勳貴之列,以國公之名定遼東,興大明,有國公這等人物,大明之光輝何愁不能照耀四方?琅國公之大名何愁不能響徹天地?”嶽山身著科爾沁王庭綾緞,坐在距離王琦最近的地方,對其一拜。
“嶽山王爺說的不錯,國公天縱,我朝內外無不稱頌臣服,經此一役,遼東平定,則大明外患解除,中興已成,也為我朝鮮國掃除女真威脅,得以安穩發展,下臣陵陽君為國公爺賀!”身為朝鮮國太子級人物的李宗對著王琦恭敬叩首,一如當年遣使入京一般。
“是呀是呀,國公爺大明柱石,女真各部皆是稱頌,那建州努爾哈赤不識時務,竟然敢於妄開戰端,趁著猛虎假寐時候偷得一二戰果,卻不知大明只要醒來,天下那裡有一合之敵呢?上掃建州,下安百姓,四方來賀,皆頌大明,皆頌琅國公!”
科爾沁,朝鮮國,女真各部此刻皆是恭敬中帶著畏懼,既想要攀上王琦這條大明朝最粗的大腿,也想要從此番大戰中,分潤些好處。
畢竟,遼東平定,作為三方接壤的廣袤天地,大有可為!
這也是諸人馬不停蹄,從各地所在趕赴瀋陽城的主要原因。
“本官向來喜歡結交朋友,而大明也向來是以和為貴,不喜妄開殺戒!”王琦安安穩穩的坐在最上首位置,對著眾人道:“從此以後,遼東之地,不許妄動刀柄,不可見辱漢人者,違反者,共擊之!”
端起茶杯,遙遙對著三方一敬。
“共擊之!”
“共共擊之!”
“我等皆隨隨大明,共擊之!”
三人皆是慌忙端起一旁的茶水,起身附和。
“至於你們所想的,”王琦輕輕吹動杯內水波,將茶葉微微吹散:“欲在遼東分一杯羹”
王琦此話一出,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