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內閣次輔,韓府。
“盧玉上奏,建議熊廷弼和王琦共留遼東?”韓爌將奏本謄抄件扔到桌子上,面露嫌惡:“而且是熊廷弼主民政,王琦主軍事,互不干擾這盧玉攀附王琦的嘴臉,簡直令人作嘔!”
“而且這封奏本,和王琦剛剛抵達文淵閣的奏本內容相差不大,”左光斗端坐在堂中,看似閉目養神:“王琦得勢,朝中很多人都已經開始站隊了。”
“盧玉算是小蝦米,”楊漣冷笑一聲:“他熊廷弼才是真的流俗獻媚!為了高官厚祿,或者為了自己的前途,掛了名臣大儒的名頭不要,偏偏要做武人之倀,做其爪牙!”
楊漣心中已經將熊廷弼劃入了文人敗類的黑名單。
原本東林是要和熊廷弼合作,從而制衡王琦。
現在看起來,王琦一封奏本上來,熊廷弼高調宣佈與王琦合作,直接打了所有內閣大員的臉。
這個投名狀,太過紮實。
從此以後,無論熊廷弼走到哪裡,都要跟一輩子了。
“你們怎麼看?”楊漣扭頭看向自己的幾位同僚:“葉向高早就已經和王琦眉來眼去,朝堂之上多次為王琦建言,孫承宗、徐光啟等人中立站位,以遼東為重,很明顯只要王琦在遼東一天,便會支援王琦,現在又有盧玉,熊廷弼等人,如此一來,朝堂勢力,幾乎有一半都要站在他王琦一邊了。”
韓爌揹著雙手,望著窗邊:“還有一個人”
左光斗終於睜開眼睛,輕聲道:“皇帝陛下。”
朱由校毫無疑問,是支援王琦的。
定遠侯,遼東總兵,未來的皇家駙馬。
林林總總,看起來,朱由校對王琦的看重,只要沒有瞎眼,便是能看出來的。
“也許,”半晌只有,韓爌終於開口:“遼東之事,除了王琦,餘人皆不可!”
韓爌的話一出。
堂內一陣沉默。
“天下,天子與士大夫共治,”楊漣開口,還是憤憤。
“歸根結底,還是皇上對我東林黨人的偏見,或者說有佞人在朝,使得皇帝耳目閉塞,壞天下大事!”韓爌實在是有些心累,王琦崛起以來,東林好似從來沒有在其手中佔任何便宜,都是被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牽著鼻子走.
“若是聖君在朝,何至於此!”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楊漣此話一出,頃刻間,三人六目相對。
“呵,呵,”半晌之後,韓爌尷尬一笑,想要緩和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