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王琦起身,朱由校已經匆匆忙從玉階上坐起,三步並作兩步來到王琦面前,雙手扶著王琦的手臂,語氣懇切,帶著一絲的希冀:“愛卿!遼東事,可有挽回之餘地?”
王琦面色依舊是平靜至極,沒有絲毫的慌亂,面對皇帝滿懷期盼的問話,更是連猶豫都沒有半瞬:“遼東還在,事情也未敗壞至不可收拾之地步,一切還有挽救的機會。”
聽到王琦的回答,朱由校懸著的那顆心,瞬間放回到肚子裡。
沒有真正經歷過帝王歷練,僅僅當了兩年皇帝的朱由校面對這種情況,沒有慌亂的召集滿朝文武商議對策,而是與幾位中樞大臣商議,已經可以算是中上之姿了。
冒然召集滿朝文武上朝,絕對會導致京城惶恐,到時候流言蜚語一起,事情會出現什麼變化,誰也不敢預料。
“愛卿,朕相信你,朕相信你,”朱由校拉著王琦的手,將其拉到玉階前的圓凳上安坐:“愛卿可有良策?”
從進殿到現在,天啟皇帝的好似從來沒有看到其他人一般,注意力一直在王琦身上。
不過,對於對於皇帝如此的反應,葉向高等人已經習慣,只要有王琦在場,關於遼東事,其餘人根本沒有說話機會。
“臣等拜見拜下!”葉向高等人此時也向著朱由校見禮。
“諸位愛卿也坐,賜座!”朱由校擺了擺手,沒有抬頭,而後雙手微微合上,看著王琦:“愛卿以為,如何挽回如今遼東潰敗之局?”
“當下的遼東,後金也只佔了數座空城而已,要論局勢,目前整個遼東乃是孤島一座,朝鮮,科爾沁,大明三方將其隔絕其中,假以時日,其必敗也!”王琦沒有說出方法,而是先分析了當先局勢:“當然,前提是朝廷不能自亂陣腳!”
王琦望著臉色蒼白,慌張到顫抖的朱由校,開口安慰道:“陛下,此小事也,當不至於此!當下最緊要的,便是穩定我軍心,一旦自亂陣腳,則便會給人可乘之機!”
“小事,此小事也!”彷彿真的被王琦的言語所鼓舞,有了琅國公做後盾,朱由校懵懂的點了點頭,而後一愣,開口問道:“可是,愛卿,如何穩定軍心?”
殿外,雨水順著碧瓦留下,形成一層雨幕,彷彿隔絕了一方天地,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對於殿內幾人重臣來說,遼東事他們完全無法插手,彷彿只要有王琦在,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僅僅是皇帝本人,就連葉向高自己,有時候,也會有這種心態:一切有王琦在,遼東事能敗壞到哪裡去?
殿內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琦身上,等待其開口。
是啊,如何穩定軍心呢?
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知道,只有四個字:
王琦赴遼!
這個時候,就連大殿門口站著的小太監,也能感受到:這個時候,除了讓王琦赴遼,還有其他辦法嗎?
葉向高几人在進宮面聖的路上,已經知道,遼東之敗局,除了王琦出山,收拾殘局,朝廷不會信任任何人。
“吾赴遼,可穩定人心。”王琦就坐在那裡,整個人臨淵嶽立,望之而生畏。
此話若是其他人嘴裡講出來,一個居心叵測的罪名絕對安上了。
但是王琦嘴裡說出來,別說葉向高等人,就是皇帝本人,都沒有皺一下眉頭。
王琦,就代表著穩定!
無論是遼東軍卒,還是後金八旗,除了王琦,誰能壓之?
“有何要求,愛卿儘可言之!”朱由校就等王琦這句話,只要王琦願意赴遼收拾殘局,朱由校覺得自己都可以直接加封王琦一個大國國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