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王琦的話,殿內一片寂然。
琅國公這手段,說好聽些叫仁者恕之道;
說得不好聽了,叫做殺人誅心。
嘖嘖嘖,著實狠辣。
就連站在一旁的葉向高都悄默默的往後退了兩步,王琦身上的那股莫名的威勢太過強烈,讓人有些畏懼。
此刻,御座上的朱由校臉色卻是由沉肅變為了訝然。
對於王琦的建議,朱由校只覺得說到了自己的心坎裡去了。
這樣的建議,既能保全信王性命,對自己的聲名也能有所提振,同時,也能對東林那些亂黨加以震懾。
受人蠱惑,不辨是非,這說的是誰?
想必天下人也都能聽出來。
“臣以為,琅國公此言,恰如其分!”站在班列之中的戶部侍郎盧玉把握時機的嗅覺堪稱一絕,此時在殿內眾人沉默時候站了出來,躬身對著皇上一禮:“畢竟儒家講仁恕愛人,而陛下登基以來,輕徭薄賦,彰顯聖德,今日之事,更加能夠體現陛下之治國之念!”
“臣亦附議!”
“臣亦覺琅國公之言大善!”
“陛下聖明!”
一時間,整個殿內,皆是頌讚和贊同的聲音。
不過,孫承宗實在有些迷糊:王琦的話,這些人是真的贊同嗎?
亦或者說,琅國公已經開始成長到,左右朝臣的地步了。
“著翰林院擬旨,就以琅國公的話為根由,給湖州的信王吾弟下一封旨意,讓其好生閉門讀書,修身養性,不要再和那些個不知所謂的文人交往!令其禁足一年,今後三年俸銀減半,每月給朕上一封讀書帖子,讀了哪些書,有什麼感想,都要一一上奏”
“臣遵旨!”翰林起身,受了旨意。
嗯,解決了一件頭疼的事情,朱由校很是開心,看著殿內站著的重臣,再看看王琦。
什麼叫做能臣幹臣?
什麼叫做為上解困?
什麼叫做一針見血?
有時候,朱由校覺得那些個老臣們,和王琦相比,完全是痴呆腐儒,毫無作為。
呼!!
朱由校將眼前的奏本扔到一邊,拿起今天要議的最後一本奏疏:遼東經略熊廷弼謹奏。
“遼東已經準備了數月時間,熊廷弼已經接連三次下達了奏疏,想要透過進逼瀋陽城,而逐步蠶食後金的勢力範圍,步步為營,對其進行分割消滅,以達到最終碾滅後金女真一族的目的”
朱由校向殿內諸臣子闡述自己的想法。
這一方略,其實和王琦的闡述一般無二,這些日子,朱由校經常找王琦進宮商討後續攻略後金的準備事宜,也給熊廷弼下了數道旨意,讓其以王琦的建議為主,準備光復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