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終究是離開了。
大明琅國公籌謀一時的光復遼東的計劃,還未開始,便被朝廷的一紙調令宣佈結束,直接回京閒住。
朝廷的算計,遼東諸官看的清清楚楚,天下百姓也都清清楚楚。
但是終究只能化成四個字:無可奈何。
王琦率領百餘護衛,與朝廷儀仗一起南歸的時候,整個寧遠城的百姓和將官兵卒皆出城相送,十里的長長官道,擠滿了想要挽留這位挽救遼東於水火的大明武曲的百姓。
“琅國公,京城路遠,千里跋涉,請您萬萬留心!”
“遼東士子恭送琅國公!”
“遼東諸衛兵卒為琅國公送行!”
簞食壺漿,人頭攢動,使得南歸隊伍幾乎無法移動。
“琅國公,如此這般愛戴您,前呼後擁,直接跪了數十里路,這樣下去,我們抵達京城,恐怕要到猴年馬月去了,”王體乾一臉的苦笑,既害怕王琦的威勢,又擔心百姓們暴起,將怒火發到他的身上,只能馭馬和王琦並排而走,想要讓王琦開口,勸勸百姓快些散去
王琦望了一眼王體乾,輕聲道:“百姓非是愛戴於我,他們是不想要再回到遼東數十年以前的日子去了.”
“這”王體乾緊張的望著後面還不斷湧來的黑壓壓的百姓,近乎於哀求道:“琅國公,您還是開口說說話吧!”
籲!!!
王琦無奈,勒馬停駐,整個儀仗隊伍在緩慢的移動中瞬間停了下來。
而所有圍觀送行的百姓、士子、兵卒一瞬間都安靜了下來,殷切目光看向王琦,好似知道琅國公要開口說些什麼。
“諸位百姓,同僚請回吧,王某自問擔當不起你們如此厚愛,所行諸事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離不開你等的鼎力協助,現在遼東戰事已經結束,短時間內後金再無實力南侵,趁此時間,汝等自當勉勵之,多讀書,多耕種,多習練,多準備,不遠的將來,若吾有機會再次赴遼,諸位應當是犁庭掃穴,逐後金與白山黑水之間,滅其部於赫圖阿拉,”王琦掃視當場,神色灼灼:“我期望那一天儘快到來!”
吾將離去,汝等自勉之。
王琦的話,讓整個送行的現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這是殷切的囑託,這也是極高的期望。
過了不知多久,也不知道是誰喊出了第一句:“請琅國公受此一拜!”
“紓遼東之厄難,解大明之困局,救數萬萬百姓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