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周刑律,“株連四族”是指的父四族,即: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其中的“自己一族”包括犯罪之人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堂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兒子和孫子女、侄子和侄女。
安孟兩家四族有多少人呢?已被押在牢中的加上分批押送到康安的,足足有四百餘人!最後一批到的,是從孟回舟的老家泉州的押送來的,孟回舟的姑姑一族和伯父母、堂兄弟姐妹。他們進京這日,正好趕上姜留去白家習武出來,囚車一輛輛從她面前的大道上經過,囚車內蹲坐的犯人們蓬頭垢面,死氣沉沉,路兩旁的百姓指指點點,無人敢高聲說話,囚車的車輪軋過地上石板的聲音姜留都聽得一清二楚。
此次被株連的孟家四族,在泉州的人數絕不止這些。其餘人是死在路上了,還是沒有被抓進京?姜留帶著疑惑回府,進門抬頭就看到老管家躺在躺椅上,張嘴睡得十分香甜。
姜留輕手輕腳地從老人家身邊經過,巧遇了大忙人裘叔。裘叔站住給姜留行禮,姜留還禮後問,“裘叔忙麼?”
六姑娘這麼問了,裘叔再忙也得變得不忙,“老夫閒來無事正要出去走走,六姑娘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當,姜留道,“我有事想向您請教。”
說罷,姜留指著另一株大石榴樹下的桌子,請裘叔坐,趙奶孃連忙吩咐人去準備茶水、點心。
“方才我從白家出來,瞧見被株連的孟家人從泉州押送到進城了,囚車十餘輛,犯人少說也有三四十人。裘叔可知自泉州押解進京的都是孟家哪些人?”姜留問道。
裘叔一聽便明白六姑娘想知道些什麼了,“老夫略知一二。孟回舟被判後,株連四族的判罰經六百里加急送往泉州,當地官員按公文要求,審訊被株連的族人,此次被押解進京的孟氏族人,都是四族內有罪之人。六姑娘可還記得二爺南下泉州趕考時,孟家暗中尋人頂替孟三應考之事?”
姜留點頭,“記得,因為我隨爹爹南下,孟家的計謀被撞破,沒能成事。”
裘叔繼續道,“事雖未成,但他們私下買通考官、尋人為孟三作保的罪行是實打實的。其他人犯的什麼罪行老夫還不清楚,若姑娘想知道,老夫這就去打聽。”
姜留搖頭,“不必了,我就是隨口問問,您去街上逛吧。”
裘叔起身離去後,在樹下睡覺的厚叔起身,到了姜留面前,“六姑娘回來了?”
姜留起身,“是我把您吵醒了吧,厚叔喝不喝茶?”
“多謝六姑娘。”厚叔笑呵呵地坐下,喝了口又酸又甜的茶,剛下茶杯道,“姑娘今年九歲了吧?”
“嗯。”大周論虛歲,小孩子生下就一歲,姜留的生在四月,如今滿打滿算也有八週歲了。
“姑娘祖父去世那年,您才三歲,還不大記事呢。”人老了就喜歡追憶往事,老管家不喜歡喝姑娘的茶,卻挺愛吃她的點心,咬了一大口吃下去,接著道,“姑娘的祖父去世後,先帝駕崩,咱們府裡被官兵圍了,說是要誅九族,府裡的下人一晚上就跑了十幾個,你爹半夜抱著姑娘到前院,讓老奴想辦法把姑娘送出去安置。”
這件事沒人給她講過,姜留放下點心,認真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