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春日暖光溫柔地灑在唐府精緻的庭院之中,花香與微風交織,帶來一絲絲愜意與寧靜。
沈紅鸞褪去銀甲紅裝,化為溫婉人妻,換上淡雅繡花馬面裙,手執一隻精緻的瓷杯,緩緩步入書房,杯中熱氣裊裊上升,茶香四溢。
“王爺,請用茶。”
沈紅鸞的聲音溫婉如玉,輕輕地將茶杯置於唐劍秋面前的案几上。
唐劍秋正低頭翻閱著一卷古籍,聞言抬頭,目光中滿是溫柔與感激。
“有勞夫人。”
他接過茶杯,輕啜一口,茶香瞬間瀰漫開來,似乎連心中的疲憊都隨之消散。
沈紅鸞在一旁坐下,目光中帶著一絲好奇與關切。
“王爺,妾身一直想問,您為何會辭去攝政王一職,甘願做個清閒的散王爺呢?”
唐劍秋放下茶杯,眼神變得深邃,似乎在回憶著過往的風雲變幻。
“自古無情帝王家,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何況陛下疑心病太重,朝中局勢更是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復,
如今這樣,遠離權力中心,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至少,能保住一家人的平安。”
沈紅鸞聞言,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釋然。
“夫君說得在理,妾身雖為女子,卻也明白這朝堂之上的波譎雲詭,如此看來,您的決定確實是最穩妥的。”
“真是歲月不饒人啊,眨眼間孩子們就長大了,長子政巳最像我,是個武痴,繼承了我的衣缽,甘願做個錦衣衛鎮撫使,
至於次子昭兒,做個文官也是極好的,唐家世代從文,也不能在這代斷了根基,
倒是這三丫頭……真不讓人省心,不肯從文也肯做武官,甘願做個性情直率的江湖人。”
“王爺此言差矣,如今孩子們也大了,有自己的選擇了,我們應當尊重才是。”
兩人靜默片刻,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突然,唐劍秋像是想起了什麼,眉頭微皺。
“說來政巳如今已有十五歲了,是時候為他謀個婚事了。”
沈紅鸞聞言瞪大了杏眼,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巳兒?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唐劍秋輕笑一聲,眼神中滿是溫柔,“在母親眼裡,他永遠都是個孩子,政巳已到了適婚之齡,
就算不急著定下,蘇家的清月丫頭也有十六歲了,按照朝廷的規定,女子過了十七歲,婚事便需由官府強制執行了。”
沈紅鸞聞言,心中五味雜陳,既有不捨也有無奈。
“這……妾身知道王爺說得在理,只是心中實在難以接受,巳兒這麼快就要成家立業。”
唐劍秋握住沈紅鸞的柔軟玉手,寵溺地安慰道:
“紅鸞,如今孩子們長大了,你我所能做的就是為他們鋪好路,政巳與清月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能結為秦晉之好,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沈紅鸞低頭沉思,片刻後,終於點了點頭,“妾身明白了,王爺放心,妾身會盡力為政巳操辦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