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便要勞煩廉長老了。”落雲閣主殿,四脈長老之一的廉問和芫蕪對坐。
廉問是四位長老中最年輕的一位,整個人也偏於沉默寡言,平日裡在四人當中的存在感最低。連同他所管轄的那一脈弟子,日常行事在四脈之中也最為低調。
所以不會有人想到,青衿門上下數千人,他會是衛落除了芫蕪之外最為信任的一人。開始渡界之前,衛落將此段淵源告知了芫蕪。若是在門中遇到難事,便讓她尋廉問相助。
“不敢。”廉問拱手:“廉問幼時蒙受掌門大恩,自當一生追隨,死而後已。”
“阿芫乃掌門愛徒,自當在掌門離去之後接任青衿門。這是掌門早前便屬意之事,亦是青衿門千年不破的規矩。”
“廉長老,實不相瞞,芫蕪所求,不過是青衿門仍在。”芫蕪道:“若是此事能平穩過渡,則再好不過。若是不能,便只能用一些不得已的法子了。”
……
自那日之後,廉問每三日都會將門中一應事務以文書的形式送來落雲閣。一邊教芫蕪如何處理新的事務,一邊對她之前留下的課業進行批改評論。
廉問做事一板一眼,不是教授時間對芫蕪十分和藹甚至恭敬,一旦涉及課業內容卻又是一個極為嚴苛的老師。
芫蕪曾在山下的說書先生那裡聽過寒門士子為博功名埋首苦讀的故事,那些頭懸梁錐刺股的場景她沒有親眼見過。但是此次回到青衿門之後的這兩個月,倒是真的體會到了廢寢忘食的感覺。
幸而有靈力護身,也不至太過疲憊。
最近的兩個月,倒是在一片安穩中一晃而過。只不過青衿門無一人不明白,這只是山雨欲來的前兆。
兩個月前的那場“議事”被芫蕪的突然迴歸打斷,但是並不表示其所代表的含義也一同消散。將事情挑明的一日總會到來,區別只是這一日由誰來選。
這日日色漸沉,廉問從落雲閣離開。片刻後,陵遊於院中現身。走進大殿內的時候,看見芫蕪伏在案上,只露出些微發頂。
他緩步走近,待來到其身旁的時候才引起對方的注意。
“你來了。”芫蕪聽到動靜抬頭看了一眼,見是陵遊之後又將視線轉回手中的賬簿之上。
“若是累了,便休息片刻。”陵遊立在書案旁,緩聲道。
“再等片刻,這一本……便看完了。”芫蕪一邊翻頁,一邊說道。
又過了約兩刻鐘,見她將賬簿合上,陵遊才再次出聲道:“是否要去山下走走?”
芫蕪抬頭,眸光瞬間明亮。
……
廣陵城。
華燈初上的一處繁華街道上,今晚的夜市已漸入佳境。一高一低兩道身影並肩出現在一處無人的轉角,然後悄無聲息地融入逐漸喧鬧的人群。
“先去乘船還是先去食肆?”二人隨著街上的人群漫無目的地走了一段,陵遊問道。
“這廣陵的水上風景深夜才最好看,我們先去酒肆買些美酒,然後再去食肆帶些美食。待天色再暗一些再找一條船,將酒菜放到上面,一邊賞景一邊品嚐。”芫蕪一改連續兩個月的沉穩持重之態,恢復了幾分往日的飛揚。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