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路腳踏車賽道,得讓鄉里出一份力,張本民找宋廣田商量。
“前兩年我們的總體思路是讓鄉里興企辦廠,去年咱們轟轟烈烈地搞了一通,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張本民沒有開門見山,有些事循序漸進地展開來說,宋廣田理解領會起來更通透些。
“對是,那都是看在眼裡的。”宋廣田連連點頭,“咋了,是不是今年再發一波猛力?”
“不,恰恰相反,應該適當穩一穩,要不然步子太快容易摔跤的,畢竟咱們屏壩鄉底子太薄,必須得悠著點。”
“也對。”宋廣田恍然道,“那就加力鞏固,不再擴大規模就是。”
“那樣不是有點消極嘛。”張本民用若有所思的口氣道,“要拓展一下思維,找找新的思路。”
“嗐,你有啥想法直接說就是,我還能不支援你麼?”
“不是說你不支援,而是我慢慢跟你說,你自然而然地從理念上感到很順當,那是一種不知不覺的提高。”
“明白,你這是要讓我的水平再上一個層次吶。”宋廣田笑道。
“對,就是這麼個意思!”
“那你說,有啥新思路?”
“打造亮點,形成招牌效應,繞著屏壩湖建一條腳踏車賽道。”
“腳踏車賽道?”宋廣田納悶了。
“對,也算是新興產物吧,但連帶效應非常好。”張本民道,“屏壩湖那邊條件很不錯,除了本身闊大的湖面,還有蜿蜒的河流、大片的溼地及大大小小的山體等,可以藉助那些優厚的自然條件元素,打造一條高標準的腳踏車賽道。”
“我還真沒接觸過,那腳踏車賽道,有什麼特殊要求?”
“沒有,其實很簡單,就是沿途設定一些里程標誌,再加部分休息驛站,地面部分嘛,要用新型材料,突出主題地面效果。”
“哦,那並不複雜,不過,那行車賽道建成後,究竟能引來多少人來關注、產生多少實際效益呢?”
“引?啥事都坐等人家上門的話,那還發展個屁,環湖路腳踏車賽道能得到多大的關注度和實際效益,關鍵在於主動出擊的力度。”張本民道,“等賽道建成後,可以聯絡相關協會或地方政府,申辦一系列冠名的腳踏車賽事,到時不管是市級、省級、國家級還是環球的大大小小賽事,都可以拉到過來。”
“那得多大的場子啊?!”
“不是你想的那樣,腳踏車賽事有其特殊性,因為賽場的原因,不可能提供專門的觀賞場地,而且因為腳踏車活動本身的小眾性,也不會有成規模的觀眾,多是一些腳踏車愛好者圍觀而已。”
“哦,那還行,我以為還要建一批觀賽場地,那樣一來再加上日常的維護,開銷就大了。”宋廣田緩緩地點著頭,道:“可我還是不太理解,那樣能收到多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