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種情況可以理解。”何部偉點著頭,“不過,在工程建設上我們是門外漢,怎麼知道他耍的是哪一招?”
“辦法是有的,孫餘糧那邊有個老同志石技術員,他水平還可以,工程上的事自己上手做不來,但看還是能看明白的。”
“那就好,有行家在,也算是有監理了,蔣維儒也不敢弄虛作假。”
“你可以提前透露點資訊,讓蔣維儒有點心理準備,適應一下。不要讓他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
“行,不就是寬心嘛,那事兒我會辦!”何部偉很有把握地道,“保證做通他的工作。”
這一問題得到解決,張本民一定程度上寬了心,畢竟工程建設這一塊,以後用的地方還很多,所以必須得有底實的隊伍能頂上去,成為主力軍才牢靠。
為了把事情進一步做好,張本民又找到了孫餘糧進行周密地交待。
孫餘糧這兩年成長得不慢,各方面能力都增長不少,面對張本民的叮囑,他自然非常重視,說肯定會多看多學,把技術學到手。
“一定要用好石技術員,要給他充分的尊重,錢家老大也要敬重,他雖然沒接受過什麼正規的學習培訓,但實際經驗很豐富,工程上的問題,往往能有出其不意的解決辦法。”
“放心,這幾年我已經注意了,學了不少。他們兩人都很好,樂意教我,而且還沒什麼保留,對公司也一樣,也全都是盡心盡力的。”孫餘糧說著抿了抿嘴,道:“不過他們提出了個要求,想在老了不能幹的時候,公司能每月發點養老錢。”
“喲,他倆的意識倒是跟得上時代吶。”張本民摸著下巴笑了。
“什麼跟得上時代?”孫餘糧有點納悶。
“你看你,年輕人還不如老同志頭腦活絡,當然,這個也靠平時對一些政策訊息知悉的積累。”張本民道,“石技術員和錢家老大的意思,就是要給他們上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那是城鎮戶口的事,跟咱農民有啥關係?”
“城鎮有養老保險,農村的就不能有麼?告訴你,國家最近年把時間正在試點,以後就要全面推廣了。”張本民道,“看來你都還不知道,以後啊,得多看看新聞聯播,要不幹不成大事。”
“……是,是得多看看。”孫餘糧撓著頭不好意思地道,“俺,俺也想像你一樣,做個成功的人,幹一番大事。”
“好,是個有理想的青年!”張本民笑著點頭,“要是早年你好好上學,也許能快點成功吧。”
“那可不一定,我要是好好上學,還能到你這廠裡當老總麼?”孫餘糧嘿嘿地道,“上學是有出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騰飛的。就像高奮進,他不是考師範了麼,到頭來可能還要回咱屏壩當老師,可能,可能還不如俺在廠裡呢。”
“不一樣。”張本民搖搖頭,“有些事你還領會不到其中的深意,知識的重要性千萬不能被忽略,那是一種變幻莫測的力量。”
“我是一知半解的,只是隨便說說舉個例子而已。”孫餘糧咧嘴笑道,“而且高奮進他肯定也不會回屏壩的。”
“你怎麼知道?”
“去年他跟我說過,等畢業後會想辦法留在省城當老師。”
“哦,那挺好嘛,在大地方工作當然好處多多。”
“也難說,大地方也有大地方的不好,反正我覺得不如在咱這小地方自在。你呢,將來是想去大城市,還是就留在咱屏壩?”
“難說,得看心境,不同的階段感受不一樣。”張本民道,“順其自然吧,隨心。”
“說的也是,千算萬算不如不算,走一步看一步,輕輕鬆鬆不用操心。”孫餘糧嗨嗨地笑了起來,“不過在廠裡的事情上,我可是操心的,一點都不輕鬆。”
“知道,你有功勞。”張本民道,“接下來搞建築隊伍參與酒店建設的事,就更要你出力了,一定得辦好。”
“必須辦好,絕對沒問題!”孫餘糧拍著胸脯道,“保證能把本領學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