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民不走也不行,他沒法在未崗這邊耗著,因為沙城那邊才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地方,水泥預製廠的事情,太掛心了。
來到選址的廢棄服裝廠大門口,張本民心裡頓時就變得涼絲絲起來,這裡還是啥動靜沒有,院子裡的一群大鵝倒是歡快,伸著脖子“嘎嘎”地叫著。
張本民到農路站找嚴騮,直接說看到服裝廠那塊地還屁動靜沒有,讓人覺著不是滋味。嚴騮推了推眼鏡,說那事兒一定要派人盯著,要由專人負責。張本民感覺到嚴騮話外有話,但也還是裝糊塗,說的確是需要,因為鄉里的辦事風格就是如此,不催促著是不行的。
嚴騮馬上順著話說下去,實在不行就委託他跟進,這樣他也好名正言順地去黨委,哪怕一天兩趟,上午和下午各去一趟,非催得他們難受不可。
張本民尋思著,徐端健已經收了他的喜禮,應該會有所關注,還用你嚴騮幹嘛?不過再一想,這邊總得放個人,小來小去的事情就不用自己來回奔波了。於是,他點點頭說行,還說會給予一定的報酬。
嚴騮非常堅決地擺擺手,說什麼都不要,只要廠子早點建起來就行,那可是沙城鄉的大事情。說完,他又小心翼翼地問張本民,這個預製廠打算投入多少錢?
張本民明白,嚴騮是懷疑他的經濟實力到底怎樣,於是說先期起碼得幾十萬,只有中後期,就沒法估算了,因為還要看具體運營情況。
嚴騮說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不能盲目投入,然後又問具體生產哪些產品,技術上得有保證,否則一旦出現問題,成本就會浪費很多。張本民信心滿滿地說,產品要根據實際需要,主要是搞訂單生產,至於在技術上面,就更不用擔心了,會有專業的技術員駐廠指導。
點頭直笑的嚴騮聽了,又看似漫不經心地問張本民懂不懂技術。張本民頗有耐心地嘆笑了一聲,說當然懂,要不作為門外漢怎麼去掌控?當然了,要說技術有多麼精湛,那也還達不到。
嚴騮說那挺好,懂一些就行,要是丁點兒不懂,就容易讓工人給矇騙了。張本民一搖頭,說做實業的人,也不一定非要多麼懂得如何去一線幹活,只要懂得管理就行,否則也成不了大事。嚴騮連連點頭,說這下算是服了,看來廠子以後的發展肯定不可估量。
張本民不想聽這些恭維話,就轉話題到勘探設計的費用上。嚴騮很乾脆,說他知道款子已經撥了,就包在他身上,這幾天肯定解決。
嚴騮的話雖然有點大,但張本民知道他不是信口胡說的人,所以並不怎麼擔心。這會兒他放心不下的,除了建廠用地的事,還有截洪溝橋的修建,千萬不能撐不起場子來。
張本民直奔屏壩找錢家老大,還不錯,隊伍已經拉了起來,正準備去工地住住下。
快馬加鞭!
在張本民的督促下,錢家老大當天下午就行動起來,帶著隊伍趕了過去。
之所以這麼著急,張本民是有目的的。高虹芬跟他說過,先讓隊伍進場,隨便挖點土啥的,就算是入場了,她那邊就會撥一筆進場費作為工程啟動資金。
這麼好的機會則能放過?
到達截洪溝橋建設場地後,張本民就讓錢家老大找幾個人扛著鐵鍬去挖舊橋的橋頭土,這事安排下去後,又跟他去料場和工地辦公室。
在料場,剛好附近一個賣建築材料的人過來了,還有一個搞運輸的司機,兩人好像是朋友,說說笑笑地來到跟前,說鋼筋、沙、石子、水泥還有石塊,他們可以送貨上門,而且價格也不高。
不用張本民開口,錢家老大就說了,其他可以商議,鋼筋就算了,橋這玩意兒不是別的,在鋼筋等關鍵材料上,根本來不得半點馬虎眼。
聽錢家老大這麼說,張本民暗暗高興,所以也就沒多說,他該考慮下一步的事情,準備機械裝置,比如攪拌機、電焊機、吊車、鋼模板、發電機、振動棒等等。考慮到成本,張本民覺得能租則租,畢竟修建橋樑只是偶爾幹上一兩單而已,並不長久。當然,其中有些裝置還是可以買的,就像攪拌機和吊車,因為等沙城的水泥預製廠開張後,都用得著,並不浪費。
在把相關事項一一交辦完後,包括宋習文介紹看料場、開挖掘機的人、張一庭開土吊車的朋友,都跟錢家老大說了個清楚,接著,張本民就準備去縣城找周漣蘊,把剩下設計圖紙全拿到手,另外再讓她介紹個技術員到工地上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