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舉薦他到陛下身邊,為將軍,不比待在這裡做什麼小王要舒適的多嗎?”
劉寔沒有再說話,兩人迅速朝著龜茲國的方向前進。
兩國是挨著的。
他們在烏壘城內見到了龜茲王白山。
白山將大軍都召集到了此處,各地都設立了營帳,浩浩蕩蕩,他這次可謂是傾國之力,就是那些小盟友也被他給叫上了,軍隊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三萬。
三萬軍隊在西域可以說是能橫著走了,有些小國的人口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白山的態度雖然比龍會要恭敬一些,但是他眼裡的自大狂妄是幾乎不隱藏的。
在看到兩人的第一面,白山便忍不住說道:“兩位若是來勸和,那就不必再多說了,我豈能被龍會這樣的豎子所羞辱呢?!”
“這次是他召集軍隊,說要來討伐我,砍下我的頭顱!我便要看一看,他是如何砍下我的頭顱的!”
“當今我聚集了大軍在此處,若是不能擊殺龍會,我是絕對不會離開的!”
劉寔皺起了眉頭,沒有再說,鄧忠卻輕輕搖頭。
在進來見白山之前,他從那些營帳之中穿行,也看到了白山所謂的大軍。
鄧忠跟隨父親多年,在戰事上還是很有經驗的,打仗不是單純的看誰人多他的父親曾多次告知他,士兵們的狀態是最重要的,看士氣。
就從士氣來看,白山這些懶散的軍隊,怎麼也不如龍會那支鬥志昂揚的軍隊。
他覺得白山八成要輸
劉寔皺起眉頭,“難道您就不將陛下的詔令放在眼裡嗎?”
白山臉上的狂妄頓時消失,他趕忙低著頭說道:“並非如此。”
“只是此番戰事,乃是龍會所挑起的,並非是因為我,我已經寫信告知陛下”
劉寔長嘆了一聲,也沒有心情繼續留在這裡參加對方的宴會,帶上鄧忠就離開了此處。
白山還想要挽留,可劉寔根本不理會他。
再次走在路上,鄧忠說道:“劉公,該做的我們也都做了,既然是他們執意要交戰,那就做好收拾亂局的準備吧”
劉寔點點頭。
這次兩國交戰,他只需要最後出手,對付那個勝利者,將對方押送到洛陽就可以了。
他當即吩咐鄧忠,讓他領著騎兵繼續藏在焉耆國外,觀察這邊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