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出去之後,和嶠看向了曹啟,“我以誠待君,君何以詐我啊?”
曹啟笑了起來,“天下不缺乏有才能的人,只是這有才華的人若是對我兄長有怨言,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嗎?”
“我是因為兄長的吩咐,故而有所試探,還望您勿要怪罪。”
說罷,他就朝著和嶠行禮拜見。
和嶠趕忙將他扶起來。
樹機能在一旁說道:“大王不必如此,我看此人待在牢獄內,說不定還會為省下了幾頓飯錢而開心呢!”
便是沉默少言的劉宏,此刻也是忍不住輕笑了起來。
和嶠卻沒有半點的尷尬,臉色淡然。
曹啟嘖嘖稱奇。
他拉著對方的手,認真的說道:“此番返回洛陽,我便要向陛下舉薦你。”
“只是這幾天,我還要前往冀州各地,檢視民生情況”
“我願跟著您一同前往。”
“好!”
曹啟當即就將其餘兩個人正式的介紹給了和嶠,四個人組合在一起,顯得不倫不類,他們當即選擇了繼續啟程。
而毌丘儉此刻卻開始跟當地的官員們相見。
為了推動冀州的文教事業,毌丘儉給他們設定了一大堆的目標。
其中就包括瞭如增設圖書館,多提拔優秀的寒門弟子,對出身庶民計程車人們進行相應的補貼等等。
另外,還有就增加當地治學官吏們的待遇,多歡迎外來的名士,為他們提供房屋住所,提供學術交流場地等等。
毌丘儉不只是一個純粹的將軍。
他在治政方面和文學方面都頗有造詣,當然,經學是當官的敲門磚,哪怕是前大將軍胡遵這樣的人,其實也是精通經學的。
在這個時代,不懂經學很難做官,做官了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鍾會都能被人嘲諷經學不精
過了幾天,毌丘儉更是親自出面,跟聚集在這裡的名士們相見。
這些名士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裴徽所說的那個大名士居然是毌丘儉。
這一刻,整個冀州都沸騰了。
眾人紛紛從四面八方前來此處,只是為了要見毌丘儉一面。
一時間,冀州的文會使得天下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