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國,碼頭。
這裡是從廟堂前往倭島的必經之路。
這國很小,因為距離邪馬臺更近,故而也是邪馬臺聯盟之一。
當今的邪馬臺,其實更像是如鮮卑那樣的部落聯盟。
邪馬臺會往這些小國裡派遣大夫,所謂的大夫,就類似於廟堂的刺史,他們在當國沒有治理政務的權力,但是卻可以代替女王來監察地方。
而在各地的主官,負責政務的官,則是被稱為大倭,這類似被砍了軍權和政權的太守,更像是專門收稅的鄉佐。
奉女王的詔令不斷的遊走各地進行監察的官,則是叫大率,這有點像是持節侍中。
反正他們國內官制比較簡陋,跟鮮卑聯盟半斤八兩。
女王身邊會有侍官,這些人就負責為女王提供各種建議。
從辰韓到對馬國的距離非常的近。
兩者都幾乎是挨著的。
文鴦的軍隊只用了很短的時日,就達到了此處。
當這支龐大規模的艦隊出現在對馬國的時候,當地的大夫可謂是嚇得心驚膽戰。
麾下告知他從遠處來了一支龐大艦隊的時候,他還不曾在意,可當他親自領著軍隊前往觀看的時候,眼珠子都差點被文鴦給嚇出來了。
對馬本身就是個小島。
這些年裡,也算是人來人往,來過不少的艦隊。
但凡是要前往倭島的,基本都是要經過對馬的,但是,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艦隊。
這是第一次。
當這般規模的艦隊出現在此處的時候,頓時就引起了眾人的驚恐。
當地大夫領著數百人前往,本意是想要攔截這些人的。
可當他看到了這艦隊的規模之後,當即就打消了這想法。
當戰船停靠在岸邊之後,大量的甲士們從戰船裡走了出來。
他們迅速開始列陣,準備跟遠處那些軍隊好好的幹上一場。
文鴦跟周處等人先後走下了戰船,這還是文鴦頭次坐這麼久的戰船。
這讓文鴦都覺得有些暈乎乎的。
他搖頭晃腦的說道:“這海上的風浪就是大,不同於那江水啊!”
“倘若要是在戰船上作戰,只怕是更加暈頭轉向,這航行作戰之事,看來也沒有我所想的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