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認真想想羊祜所說的這些事情,曹髦卻覺得都很有道理。
想要治理幽州,就必須要治理段部跟慕容,讓文鴦去打頭陣,也只是帶了幾百人,國內某些大族子弟外出也是這個規格,甚至比這都高,就算是再厭惡戰事的大臣,也不能說文鴦是帶著人去打慕容部的。
這一切處理的都不錯,就是有點費鮮卑人。
至於文鴦的安危,曹髦相信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拓跋比慕容部還不願意跟大魏動手。
力微廢了那麼大的勁,才能大魏友好相處,哪裡敢輕易開戰呢?
他自己部內還一大堆噁心事沒能解決,現在開戰,保不準他的部落聯盟就得先崩潰。
別看人家龐大,對部落聯盟來說,龐大也是有壞處的。
沒有中原這樣的中央集權體系,龐大的部落聯盟會導致無數的內部糾紛,其爭鬥都是見血的,兩個部落大人開戰都是常常發生的,放在中原就是兩個刺史領兵打起來了,這還了得?
力微要處理的都是這些事情,曹髦都有些可憐他。
而力微又不願意透過傳統的辦法來解決內部的爭鬥。
以往的胡人勢力,在內部問題過於複雜的情況下,通常喜歡組織幾次大戰,削弱各部的勢力,再撈取些好處,給自己增加些威望,一石多鳥,以此平息內部。
但是力微想要走不同的道路,那自然就不能輕易解決了。
曹髦對北方的事情也就放下心來。
一切都可以交給羊祜。
要相信文鴦!!
此刻,文鴦看著遠處熟悉的祖武,心情很是複雜。
自己就是想要去一趟拓跋部而已,羊將軍居然讓祖武帶著幾千騎兵來帶自己回去?
居然還是自己部下的騎兵?
他就不怕自己下了令直接跑嗎?
當然,文鴦也只是在心裡抱怨著,哪怕面前來傳令的是自己人,文鴦也不敢無視羊祜的軍令。
軍令並非是兒戲,羊祜沒有正式下達命令的時候,文鴦可以隨性而為,可接到了軍令,那就不能輕視了。
對於將軍們而言,想要搞“將在外,帥令有所不從”,還是有一定風險的,搞不好回去就讓你看看什麼叫“帥在內,將命有所不保”了。
看著垂頭喪氣的文鴦,祖武快步走來,朝著他行禮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