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為何要蠱惑陛下出兵呢?!”
“當初文皇帝曾立下詔令,要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如今將軍為了自己的功勳,居然蠱惑陛下主動出擊,這豈不是違背了文皇帝的詔令?!”
此刻,幾個大臣就站在司馬昭的面前,對著司馬昭一頓訓斥。
司馬昭臉色通紅,眼裡滿是殺意。
他們要是不來說,自己都不知道大軍已經出擊了!!
鄧艾出征的訊息,顯然是瞞不了群臣太久的,聲勢浩大,沿路的官吏都能將訊息給傳回來,況且那些後勤糧食支出也是瞞不住的。
群臣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當他們想跟皇帝討要說法的時候,曹髦卻丟出了一封司馬昭的上書。
司馬昭在這封上書裡痛斥利弊,認為不能再縱容姜維這般肆無忌憚的劫掠欺辱,應當要出兵收拾了他!
司馬昭的語氣極為誠懇,道理說的很是大,他為雍涼那些受苦的人而感到痛心疾首,又認為姜維的行為是在挑釁陛下的威嚴,表示一定要出擊,必須要出擊,反正就是很堅決。
而這筆跡,當然也是司馬昭自己的。
群臣心裡自然也知道司馬昭只是皇帝拿出來用來敷衍他們的工具,但是他們又能怎麼樣呢?不敢將怒火對準皇帝,那就往司馬昭身上宣洩,他們此刻對司馬昭所謾罵的,其實是想讓皇帝所聽到的。
這就叫指桑罵槐,或者說,他們這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勸說皇帝勿要再做這樣的事情。
曹髦倒是沒事,可司馬昭這邊可就慘了。
群臣是輪換著上門來罵。
剛開始的時候,司馬昭都被罵懵了,乃公都不知道這件事,怎麼也能怪在我的頭上??
可當前來謾罵的人越來越多後,司馬昭心裡彷彿也接受了這個事實。
對,就是乃公上奏的,乃公不只是要討伐姜維,還要討伐吳國呢!!
司馬昭完全被這些大臣們所激怒了。
憑心而論,司馬昭跟這些大臣們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起碼要比司馬師跟他們的關係好很多,司馬昭畢竟一直都是在扮演著老好人的形象,不曾翻臉。
司馬昭自認對群臣很是厚道,頗有交情,可他沒想到,這些人翻臉竟如此迅速,居然敢前來府邸當面訓斥。
衛將軍也是要臉的!
豈能讓你們這些小人當面羞辱呢?
司馬昭也就轉變態度,開始直接翻臉對罵。
當一批人被他罵走之後,又有一批人來到了這裡。
司馬昭本來都做好了罵人的準備,可是,這次前來的卻是皇帝曹髦。
看到曹髦,司馬昭的心裡更是憤怒,如今這一切,都是面前這豎子所造成的。